這句話什么時候開始出現在我腦子里的全乒?回想起來,真真是壇都我第一次作為一名記者出現在乒乓球賽場的時候。
那是講中2003年底,當時還沒改叫世界巡回賽的國話國際乒聯職業巡回賽總決賽在廣州舉行,我和另外一位剛入社的全乒同事被曹劍杰老師帶著,走進天河中心體育館。壇都按照社里的講中說法,我們三個都算外文干部,國話出發前,全乒兩名業務“菜鳥”剛聽曹前輩講過他1995年天津世乒賽時采訪“老外”的壇都段子;不過等到了賽場,英文記者的講中業務自覺率先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那個叫藤沼亞衣的女選手是十成十的日本人吧,她怎么跟我說中文?
9個月后在雅典,國話“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進一步滿足了我作為一名新手乒乓球記者的全乒虛榮心。那是壇都2004年8月15號,雅典奧運會乒乓球賽的講中第二個比賽日,15歲的福原愛打完平生第一場奧運會單打賽,在混合采訪區被我一聲“小愛”叫停。
事前設想過各種可能,要不要禮貌地用日語式的表達叫她“愛醬”,會不會又像4月份在北京采訪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時一樣,只要有一名日本記者在場,她就會很“守規矩”地關掉自己的中文“開關”,抿嘴等日語翻譯到位才肯與中國記者交流。
然而福原愛聽到那句中文“小愛”后的反應只讓我失望了三秒,她遲疑地看了看文字混采區擠得密不透風的日本記者,又張望了一下運動員通道的那一頭,似乎想找剛剛離去的教練征詢意見,但很快便將目光收回,謹慎地點了點頭,小聲說:“你問吧?!?/p>
因為是奧運賽場,福原愛的中國“私教”湯媛媛沒能像很多個其他級別賽事的場合一樣,陪在她身邊,于是加拉特斯球館留下了這樣的經典一幕:沿著金屬隔欄排出一條5米長龍的日本記者鴉雀無聲地聽福原愛操著一口流利的東北腔普通話與一名別國記者對話,然后在自家乒球小偶像離開的第一時間將那個中國人圍攏起來,由他們中的一人用英文詢問之前的采訪內容,再由這名代表翻譯成日文,逐句轉述。
然后,也許是小愛的偶像作用,當初跟在她身后怯生生的小姑娘石川佳純現在也是一口純正的中文,甚至她也繼承了小愛給隊友和中國記者當翻譯的角色。有時候甚至覺得,她的中文比張本智和還好一些呢!
韓國隊就更不用提,你們知道朱世赫還會打麻將嗎?那些來中國打過俱樂部超級聯賽的韓國隊員,簡單生活交流絕對沒問題,用一句特別地道的中文形容:“扔出去肯定餓不死了!”
乒乓球與中國話的故事后來又發生過無數次。
我第一次注意到譚瑞午,是在某個國際賽事的訓練館,一個穿著日本隊服的大高個兒對穿著克羅地亞隊服的譚說“幫忙撿一下球”,那個日本選手是韓陽;我第一次駐外被派去巴黎,分社的崔工指著地下室一張用了很多年還舍不得扔的球臺跟我普及歷史“知識點”,說那是比利時國家隊教練王大勇送的;
2007年薩格勒布世乒賽的某場采訪前,奧地利的頭號女乒選手劉佳對中央電視臺記者初元澎說:“你是今天第150個我用中文打招呼的中國人。”這些帶著一身球藝出國打球的中國選手,把中國的語言和文字也帶到了他們所在的國家,某種意義上實現了體育和文化的雙向交流。
2016年里約奧運會時,因為在法國呆久了而失去“語言自覺”的我被不止一次地提醒道,別覺得外國人扎堆的地方就可以大搖大擺地拿中文講八卦,這兒可還是乒乓球場館的連帶范圍。
更不用說那些貫穿我職業生涯十幾年的官方數據了。捋著國際乒聯的世界排名找,無論男單還是女乒,前三十名里你總能數出至少10個人的母語是中文,外加幾個中文相當流利的“老外”;美國乒乓球隊的主力陣容頭些年是高軍、王晨這樣的前中國國手,后來是生于斯長于斯的ABC(美籍華人),中國話還流不流利?有沒有進步?幾乎是每次采訪的必聊話題;日本乒球界的中國人角色,早年有韋晴光、何智麗式的“移植”型選手,后來有俱樂部里指導藤沼亞衣打球的李鷺教練,到去年在溫州的中日少兒挑戰賽上再遇湯媛媛的丈夫張一博,他已經是日本乒協的一名官員,在中日乒協攜手推進乒乓球國際交流與發展的共同努力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美國隊里現在最有名的張安,還有之前的小姑娘邢延華,她們可是地地道道的美國孩子,但是因為華裔的身份,在中國比賽的時候,也能享受到主場的待遇。當然,每當她們接受采訪,你還能感受到一堂雙語教學課。
還有賽場外那些令人無法忽視的中文元素,里約奧運會后井噴式增長的中國球迷、特別是年輕一代,出現在世界各地的乒乓球賽場,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在乒乓球的國際賽事上露出,世乒賽、世界杯這樣的高級別賽場越來越頻繁地成為中國文化的秀場。
盡管早有這樣的認識,但當國際乒聯CEO史蒂夫·丹頓去年在成都承辦的女乒世界杯上全程用中文接受媒體專訪時,感受到的那份震撼還是強烈到無以言表。我暗暗鄙視了一把從前因為新聞發布會配了個中文翻譯就驕傲到不行的自己,想對自己說,看看以前那個動不動就拿“改革”扼制中國的國際乒聯,再看看現在國際乒聯和中國乒協這般攜手共贏的合作態勢,是時候重新審視一下“全乒壇都在講中國話”這個命題了。(國際乒聯)
小伙伴們,你們有什么樣的觀點和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