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海南文昌11月12日電 題:文昌航天發射場指控中心永不斷線的文昌“通信衛士”
作者 孫亦林 魯浩
“緊急情況!圖像通信機房無法正常接收設備傳來的航天圖像數據”“收到,我們立即組織排查!發射”通信配線崗位操作手駱文斌接到電話后快速應答道。控中
正值空間站天舟五號飛行任務準備階段,心永線駱文斌正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指控大樓通信機房值班,不斷接到通知后,通信衛士他和同事們立即乘坐應急車輛迅速前往點號,文昌使用設備對光路進行檢測,航天快速將故障定位在尾纖上,發射并迅速完成更換和調試工作,控中圖像數據正常接收,心永線問題成功解決。不斷

通信配線崗位主要負責保障指控中心各設備的網絡通信、電話通信、圖像數據傳輸等通信暢通,平時還負責指控中心及各點號視頻監控等50多個攝像頭的檢測、維護和保養。駱文斌將常用的檢查工具放到工具包里,將工具包放到最容易拿到的地方,每當有人通知哪個地方的數據無法正常接收、傳輸信號有異常時,他總能第一時間帶齊工具,迅速前去排查。
大家仔細觀察能看出,他每次排查問題時都表現出些許緊張且迅速,有人問他:“又沒有時間限制,你那么緊張干什么?”他回答道:“小崗位也是大戰位,小數據連著大勝利。傳輸鏈路通不了,各設備的圖像數據怎么及時傳回指控中心?”他自己心里清楚,單位里的每個設備都承擔著文昌航天發射場“萬里海天第一棒”的職責,而通信鏈路則是發射場的“神經系統”,整個系統能夠正常運行都離不開通信鏈路的暢通與穩定,作為一名“通信衛士”,駱文斌深感責任重大。
通信配線工作負責的內容點多、面廣、線路雜,從指控中心到各點號各設備,線路傳輸距離遠、信號接頭多,出現問題原因定位難。為了干好工作,他到崗位后將負責的通信線路全部走了一遍,每個點都標注了日常維護需要做哪些事項。三年多的時間里,駱文斌利用“海綿吸水”的學習方式,學原理、理線路、練操作,筆記寫了厚厚3大本,從原來的一臉茫然到現在的如數家珍,每當有問題發生時,他都能準確判斷原因,以最快地速度定位問題、解決問題。

“夢圓航天,正當其時”的殷殷囑托時時在心中回蕩,“擔負第一棒使命、交付第一棒答卷、成就第一棒榮光”的鏗鏘宣言不斷在耳邊回響。伴隨著一陣轟鳴聲響起,搭載著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火箭點火升空,每當“光學、雷達跟蹤正常”的聲音響起時,駱文斌和他的同事們都在背后默默的守護著通信線路,甘做追求永不斷線的“通信衛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