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車間、負+正石墨化車間、高質碳化成品車間、展調辦公樓、研行生活區連成了一公里的水富直線,占地面積達17萬平方米……這里是極新云南水富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水富經開區”)張灘片區云南中晟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云南中晟”)二期項目工廠。該工廠即將在2024年初投產。材料產業這也是迅猛水富經開區發展“負+正”極西部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的一個縮影。
水富經開區地處滇、發展川、負+正黔、高質渝中心位置,展調是研行云南融入長江經濟帶、對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水富前沿和窗口。水富經開區總規劃面積7.44平方公里,極新可開發用地約5400畝,布局水富港、臨港物流園、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基地等。“在水富市相關部門和水富經開區、向家壩鎮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用一年多時間完成投資20多億元,建成了二期這條現代化的生產線。目前萬事俱備,只待明年初擇機投產。”云南中晟二期建設項目總監李建章一邊帶記者參觀著規模宏大的廠房和廠區,一邊自豪地說。記者看到,原材料車間里堆滿了材料,經過原材料車間粉碎、預碳化后的材料已裝入石墨化車間的爐子里,等待著點火生產;車間外的車輛來回穿梭,工人們要么在硬化道路,要么在種植綠化樹,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云南中晟總經辦主任楊旭介紹說,一期3萬噸負極材料項目2022年實現產值10多億元,二期項目投產后,公司將實現年產13萬噸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材料的產能,預計可實現年產值20億元以上。
云南盈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南盈和”)是一家從事新能源正極材料生產的公司。“我們公司目前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同研發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已經進入了試生產階段,一條全自動化生產線只有3名員工負責巡檢巡查工作,今年可實現產值2000萬元。”公司辦公室主任劉超亞介紹。走進位于水富經開區樓壩圍墻壩片區的云南盈和5萬噸正極材料一期項目生產車間,兩個長方形的燒結輥道窯大裝置特別引人注目,圍繞在其四周的長100米、寬50米左右的箱式密閉輸送帶特別壯觀。云南盈和目前有70多名員工,2024年將啟動二期廠房建設,項目占地面積約200畝,總投資10億元,項目整體建成后將實現產值超100億元。劉超亞說:“公司之所以最終選擇在水富經開區建廠,是因為水富有較好的區域優勢和便利的交通運輸干線,周邊還有磷酸鐵鋰相關材料的配套設施,便于整個產業上下游的資源整合。”
近年來,水富經開區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依托四川宜賓打造“世界動力電池之都”的機遇,引進云南中晟、云南盈和等10余家新能源電池企業落戶水富,新能源負極、正極電池材料產業迅猛發展。云南鋰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天然石墨負極材料項目和年產5000噸氧化亞硅負極材料項目自2022年先后投產以來,已研發出相關硅氧類和硅碳類負極產品,與寧德時代、比亞迪、韓國LG化學等多家企業有著深度產業合作,預計全年實現工業產值1.2億元。據水富經開區相關領導介紹,2021年至今的3年間,經開區新能源新材料企業累計實現產值23億元以上。
昭通日報記者:陳忠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