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裝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曉一
八屆理事會工作期與國家“十三五”發展時期高度吻合,讀中是飾踏上新我國經濟告別粗放式增長,也是中裝作報征程行業實現轉型升級,邁向中高端,協工向形態更高級、告解國裝分工更優化、讀中結構更合理、飾踏上新發展更協調轉化的關鍵時期。在此背景下,本次會員代表大會明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主要任務及重點工作,中裝協將圍繞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展工作,并以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為指導,加強協會的自身建設和對行業、企業的指導,進一步推動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完成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工作任務。
協會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提高行業的創新能力
在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化發展中,創新是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化最基本的途徑,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動力來源,同時也是建筑裝飾行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能夠保持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基礎。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本質是發展生產力,推動經濟結構優化、企業提質增效。建筑裝飾行業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形成了巨大的產能,隨著國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與房地產投資增幅的回落和下滑,建筑裝飾行業也存在產能相對過剩的現實,即高端設計、高素質工匠隊伍、高精度機械化作業、高集約化管理等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建筑裝飾行業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保持中、高速增長,就要以創新為第一要務,加強科技、管理創新,這也是協會今后工作的重點。
協會要持續推動行業內企業以制約行業、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為導向,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
要以提高專業化服務能力為目標,重點進行工業化生產、裝配式施工、節能減排、垃圾回收與循環利用、綠色發展等領域的科技與管理創新,轉變行業、企業、工程的運作方式。要重點抓好互聯網應用技術、BIM應用技術、3D打印技術、復合技術、人工智能、仿真替代技術、納米技術、現代物流技術、移動終端技術等前沿科技領域的應用創新,形成在建筑裝飾工程設計、材料生產、施工、物流等環節的科技創新成果,以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增加社會有效供給的要求。
協會要進一步指導企業充分利用“營改增”稅制改革促進行業發展動力轉換的時機,加快以創新帶動行業工業化改造的步伐,提高企業的工業化能力,轉換發展動力。
要以轉變勞動密集型行業運行為重要目標,在整合與集成現有技術成果、進行二次創新的技術創新領域加大投入力度,形成新的創新成果,增加企業新技術裝備的總量。要利用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利社會環境,加快技術裝備更新升級改造,以再創新提高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創新和變革施工作業方式,提高企業的工業化和科技水平,增強企業市場活力。
協會要繼續支持和幫助、指導企業以長遠發展和取得市場優勢的戰略高度緊抓創新。
要積極培育企業內部創新的生態環境、聚集創新人才隊伍、增加企業創新基因、培養生成工匠隊伍、完善企業內部的創新體制和機制。要把企業內部創新與創建精品工程緊密結合,與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勞動資源素質提高規劃等全面對接,全面順應社會、市場對中高端建筑裝飾供給的要求。
協會要進一步調整業務工作方向,積極支持行業內企業的創新發展。
要充分利用國家鼓勵和支持企業創新的相關經濟政策,在財政、金融、科技管理等領域探討新的資金、技術、制度支持,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制和機制。要繼續抓好以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合同為基礎的建筑裝飾工程新技術應用鑒定和建筑裝飾工程新技術應用減免稅機制的普及應用,為建筑裝飾企業創新干實事,進一步調動企業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
協會要進一步拓展行業的發展空間
從市場發展空間層面分析,建筑裝飾行業不存在短板。我國有500多億平方米的城市既有建筑,90%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建筑節能改造工程市場巨大;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還會有大量的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改變需要進行改造性裝修;還會有大量新增加社會公共產品與服務有效供給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說,市場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經過30年來行業的快速發展,企業的經營實力普遍提高,抗風險能力普遍增強,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處于相對有利的地位和可以大有作為的歷史階段。要采取積極、穩妥的行動,抓住供給側改革形成的機遇,著力整合社會資源,拓展行業發展空間。
協會要進一步指導企業以專業化發展帶動企業的市場發展。
專業化發展是推動供給側產業形態升級、優化社會分工、降低成本和提高質量、增加中高端供給的基本途徑。強化專業化服務能力,以專業細分市場中的話語權、業績表現開拓專業市場,也是廣大建筑裝飾企業未來發展的基本模式。要著力于專業市場特點的研究、加大專業施工機具的研發、參與專業技術標準、規范的編制、注重專業客戶資源的聚集和發展、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形成專業市場優勢,將企業帶入以品牌、技術為基礎的藍海競爭。
協會要進一步指導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中積極加強品牌建設,提高市場的知名度,以此延伸企業的經營范圍,提高和完善企業的價值鏈。
要堅持合法遵規、誠實守信、回饋社會、敢于擔當的理念,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要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房地產業、建筑業調整的有利時機,充分利用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制度改革、房地產業去庫存和結構性調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形成的有利條件,擴大企業工程承包范圍,向工程項目總承包轉化,為可持續發展做好必要、充足的準備。
協會要進一步指導企業積極、穩妥的開拓國際工程市場。
要充分利用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建立并運轉,以及人民幣進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的有利時機和國際社會對高端建筑裝飾市場的需求,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要認真總結和推廣我國建筑幕墻和裝修裝飾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成功經驗,以推動技術標準國際化為基礎,以我國文化的軟實力和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和專業業績等硬實力為支持,在認真研究國際形勢和工程市場變化、加強風險評估、預案準備、人才準備到位的條件下,穩妥推進國際工程項目的承包。
協會要進一步推動行業產業化發展
作為傳統行業,建筑裝飾行業最大的短板是工業化水平低。因此,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要重點加強工業化改造,使生產方式產生根本性變革。要繼續以成品化、標準化、工業化為基本途徑,以推動行業產業化發展為目標,以市場手段推動集約化發展,優化資源配置,形成有利于行業產業化發展的社會環境,帶動企業提質增效、行業發展轉型升級。
協會要繼續支持和幫助大型骨干企業做大、做強,推動行業內以資本、技術、品牌為紐帶的企業間的兼并、重組,提高行業工程資源的集約化配置水平。
要堅持在以互聯網改造行業傳統商業模式的基礎上,通過管理、科技創新,造就一批資源整合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管理集約化程度高的企業。協會要進一步借助資本市場、技術市場、人才市場的力量,加大資源優化配置的力度,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培養和生成一批能夠帶動行業產業化發展的企業及企業集群。
協會要重點扶持行業內的先進企業,加快推進行業產業化主體的生成步伐。
作為行業產業化推進主體,企業擔負著重要的責任,不僅要有雄厚的經營實力和創新能力,同時要有專業配置齊全的人才團隊、先進的經營理念、高尚的商業道德、可復制的商業模式、完善的運行機制,能夠持續保持經營、技術、市場優勢和社會資源的持續聚集。企業的決策層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有戰略思維和堅強意志,敢于先行先試、愿為人先、勇于擔當。
協會要進一步發揮好大型骨干企業在推動產業化發展中的主體作用,實現行業產業化與企業發展的良性互動。
要繼續發揮好大型骨干企業在行業標準、市場規則制定中的主導作用,加快行業標準、規范、規則、規程、工法的健全和完善。要繼續發揮好大型骨干企業在改革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在行業內率先推動工業化改造,實現生產作業方式的轉變。要繼續發揮好大型骨干企業的示范作用,提高大型骨干企業在行業中的話語權和傳播能力,帶動全行業產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協會要把當前開展的專業性業務活動與推動行業產業化發展進一步無縫對接,切實發揮協會在推動行業產業化中的作用。
要進一步加強對裝飾工程成品化率、工業產值率、現場物資回收率、垃圾減量水平等考核建筑裝飾工程運作方式轉型的考核指標,融入到中國建筑工程裝飾獎、科技示范工程項目等專業評價活動的評審過程中,并與協會開展的建筑裝飾工程新技術應用鑒定與減免稅業務工作相結合,推動行業工業化改造的持續進展,實現建筑裝飾工程施工技術的轉型升級。
協會要繼續加強行業的標準化建設,以標準化推動成品化、裝配化、工業化水平持續提高。
要把標準化建設作為行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降成本、補短板的重要任務,加強對產品、技術、工程實施標準的制定、宣傳、貫徹、執行的力度,形成建筑裝飾行業標準化體系。要通過提高標準化水平帶動工業化生產、機械化施工、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形成新型建筑工業化技術體系,為行業產業化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責任編輯: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