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一年多,泉州期完泉州舊八景之首復建一期完工——
小山叢竹昔日勝景再現
不到10畝之地,舊景景再承載著一段段濃墨重彩的首竹昔歷史,是復建泉州古今“對話”的一個窗口,步入復建后的山叢“小山叢竹”,一派生機盎然的日勝景象,郁郁蔥蔥,泉州期完花草繁茂。舊景景再
據悉,首竹昔作為泉州舊八景之首、復建“古城雙修”七個一項目“一園”的山叢小山叢竹公園,其復建工程引人關注。日勝歷時一年多,泉州期完在各方的舊景景再努力下,近日小山叢竹復建一期完工,首竹昔以文化公園的新姿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
朱熹“不二祠”講學泉州文脈發源地之一
“小山叢竹”地處泉州城北,唐代為紀念“閩文之祖”歐陽詹,建有祀詹祠堂;北宋在祠旁筑屋為“小山叢竹書院”;南宋朱熹多次蒞院講學,建亭植竹題匾;近代弘一大師曾在此講經題字。特別是南宋以來,古代官員和文人墨客途經泉州必到“小山叢竹”朝拜朱熹,該園因此聲名遠播,是泉州文脈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園內石牌坊前有塊石碑,碑上載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常蒞“不二祠”講學,后人思恩,即在其“種竹建亭,講學其中”之處以朱熹手書刻石、立坊以紀。在不二祠旁有三間老屋,便是“晚晴室”,是一代高僧弘一法師駐錫泉州時最后的居所。小山叢竹書院原為民間書院,始建于北宋,后因朱熹曾講學其中而聞名,與泉山書院、石井書院、歐陽書院等并稱溫陵四大書院。
石牌坊
保護還原“修舊如舊”千年小山叢竹“重光”
為了重現昔日勝景,小山叢竹歷史文化公園的建設頗具心思。基于“保護、還原”的出發點和打造精品文化園林的初衷,設計組走訪了泉州規劃專家顧問組、方志委、博物館、民間文史專家等,搜集大量文字圖片資料,保護修繕方案基本還原了小山叢竹的歷史風貌。古建建造部分邀請了閩南古民居營造技藝非遺傳承人的團隊來參與設計、建造,“修舊如舊”的手法力求重現當年風貌。
為了盡可能還原歷史環境,相關負責單位成立了園林專家組,從苗木選擇、配置、樹型等方面層層把關,在保留園內原有喬木的基礎上,打造了以竹為主的核心景觀。在苗木配置方面,主要突出了“小山叢竹”的竹文化,盡力營造清幽雅致的意境。
據悉,小山叢竹公園項目一期主要為修建景觀和建筑,規劃8.9畝的公園復建已經完工,二期將考慮周邊文化資源整合,盤活周邊文化資源、加強文化景點的聯動性也是市民關注的熱點。(記者 林福龍 李心雨 莊麗祥 文/圖)
“修舊如舊”的園林
保留園內原有核心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