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介紹:
《期貨簡史》欄目推出全新“風云激蕩”系列,期市梳理那些期貨發展史上波譎云詭、風險蕩氣回腸的大事大事件,復盤那些決定歷史走向的海南關鍵時刻。
本期《期貨簡史》的棕櫚主角是棕櫚油期貨,它是逼倉一個曾在上世紀落寞退市,又在新世紀重生的事件農產品品種。棕櫚油期貨被迫退市的期市重要原因就是曾轟動一時的“海南棕櫚油M506事件”。
上市
1994年3月28日,風險棕櫚油期貨合約在海南中商期貨交易所(簡稱中商所)正式掛牌上市。大事
由于缺乏經驗,海南海南棕櫚油期貨交割制度存在諸多不合理的棕櫚設計,為一年后的逼倉逼倉事件留下種種隱患。
棕櫚油期貨交割方式是事件獨特的“實物+現金”的模式,海南中商所規定,期市實物交割量需要控制在申報實物交割總量的70%,其余30%要進行現金交割。現金交割是金融期貨中常見交割方式,中商所引入該模式的初衷是希望彌補棕櫚油現貨流通量不足的缺陷,從而減少因貨源不足而造成的逼倉事件。然而,從后續實際效果看,現金交割并不利于實體企業套期保值,一是游資利用資金優勢,通過現金交割可以更容易控制期貨市場,讓期貨價格偏離合理價位,造成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背離,套期保值者無法實現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目的;二是按照申報總量的30%進行現金交割使得部分想要實物交割的客戶參與交割的意愿降低,這種人為的限制顯然有失公正。
同時,海南中商所沒有對合約交割對象作出明確規定,無論是套期保值的實體企業、還是投機的個人和機構都能進入交割環節,以至于在實際交易中,企業及機構客戶占比不到1%,缺乏話語權,投機者成為市場主要參與者,他們大多來自股市,缺乏做空意識,他們常常不顧現貨市場行情走勢,盲目追多,這為逼倉提供了天然溫床。
此外,棕櫚油合約的標的物交割等級非常寬泛,只要符合馬來西亞煉油商協會貿易規格的24℃精煉棕櫚油均可以進入交割,這使得進口商以及空頭可以從國外低價進口大量棕櫚油,像現貨市場一樣直接在期貨市場上拋售,這一制度漏洞為后市棕櫚油價格暴跌埋下了伏筆。
棕櫚油期貨的推出之時正值我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1992年~1994年,我國GDP增速連續三年保持在13%以上的高位,這導致貨幣投放過量,大量熱錢游資成為投資市場上的主導力量。棕櫚油期貨一經推出,其作為國內期市推出較早的大品種,很快就成為備受熱捧的炒作對象,吸引大量投機者和套期保值者參與,市場體量十分龐大。
然而,棕櫚油市場并不具有全國范圍內的權威性市場價格,現貨信息分散無法正確引導期貨價格,再疊加交通運輸能力有限、物流不暢、運輸費用難以鎖定、各種運輸手續繁雜等諸多因素,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時常發生背離,甚至進入交割月后仍難以收斂,這使得期貨與現貨聯動效果極差,大大降低了實體企業在期貨市場的參與度,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和套期保值的功能被大大弱化,最終淪為投機者橫行的舞臺。
與此同時,國際上的棕櫚油期貨市場風云變幻。1993/1994年度,作為棕櫚油主產國之一的馬來西亞棕櫚油收成不好,小幅減產,棕櫚油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國際棕櫚油價格大幅上漲。轉眼第二年行情大變。馬來西亞棕櫚油在1994/1995年度的產量增加,同時市場需求減少,庫存積壓嚴重,市場從供不應求轉變為供大于求,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的毛棕櫚油期貨價格隨之大跌。
鏖戰
在1994年行情好的時候,海南中商所棕櫚油主力合約價格從6000元/噸上漲至9700元/噸,漲幅超過60%,到年底時,棕櫚油價格甚至一度超過豆油。
1994年5~12月海南棕櫚油期貨合約價格變化
資料來源:期貨日報
時間來到1995年,盡管此時馬來西亞棕櫚油價格已經回落,但國內海南棕櫚油期價并未跟隨下跌,反而在一季度一直在9300元/噸的高位徘徊。
尤其是在棕櫚油M506合約上,由市場投機者組成的多頭陣營幻想著憑借資金優勢拉抬期價。而此時一批以進口商為主的空頭勢力,在國內外棕櫚油價格下跌的趨勢下,在期貨盤面拋售,棕櫚油M506合約的多空對決隨即爆發。多空雙方的激烈爭奪令棕櫚油M506合約的成交量和持倉量急劇放大,3月28日持倉一度達到47944手的歷史最高位。
海南M506合約價格及成交量變化
資料來源:期貨日報
就在多空鏖戰之際,有關部門發出了期貨監管工作必須緊密圍繞抑制通貨膨脹,抑制過度投機,加大監管力度,促使期貨市場健康發展的通知。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是不允許原料價格上漲過猛,作為糧食和工業原材料的棕櫚油顯然也是被管控的品種之一。
多頭投機者們嗅到了看空明確信號,又逢國內外棕櫚油價格下跌,紛紛匆忙撤身??辗匠脛莩鰮?,采用兇猛的操作手法,在4月份將期價從9500元/噸以上高位以連續跌停的方式打到7500元/噸一線。
此時,海南中商所施行全面放開棕櫚油合約上的漲跌停板限制,讓期貨市場充分發揮價格發現功能。多頭早在此前連續跌停中虧損嚴重,此時絲毫沒有還手之力,空方乘勝追擊繼續打壓期價,在棕櫚油M506合約臨近交割月時跌到了7200元/噸的水平。
棕櫚油期貨M506多空對決至此宣告結束。該事件嚴重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此后棕櫚油期貨中雖仍有交易,但參與者越來越少,直到最后慘淡退出期貨市場。
復盤
全面回顧“海南棕櫚油M506事件”,可以發現這是一個多頭投機客不顧基本面變化,妄圖利用資金操控期價,最終慘敗的逼倉事件。
總結該事件的教訓,有兩點不可不提:
一是不完善的交割制度。1995年時國際市場棕櫚油價格大幅下跌,而國內棕櫚油期貨由于多頭投機者的資金介入,價格遠遠高于國際價格。許多進口商甚至投機空頭利用交易所寬松的交割制度,從國外以低價大量進口棕櫚油,迅速入庫注冊,將大量倉單直接拋售在期貨市場上。他們將海南中商所的棕櫚油期貨市場視為最便捷的現貨銷售渠道,從而形成沉重的現貨實盤壓力。進口商將期貨市場看作現貨市場,而期貨市場又缺少真正的需求商介入,多方為單一的投機性買盤,最終導致了棕櫚油的暴跌。
此外,過度投機也是導致棕櫚油M506事件的重要原因。1995年是投機者們的狂歡,他們以非理性的操作手法盲目追多,完全脫離期貨市場基本規律,認為資金是左右期市價格的主要因素,全然不顧現貨市場的行情走勢,企圖通過以拉抬價格、逼爆空頭的方式來獲取暴利。正是這種不顧基本面的瘋狂投機心理,最終導致價格連連跌停,導致多頭紛紛爆倉。
不僅僅是海南棕櫚油M506事件,90年代種種期市逼倉事件充分證明了,期貨市場若因過度投機而致使價格扭曲,終會導致投機者慘淡退場。
主要參考資料:
1.《風暴過后是沉寂——海南棕櫚油m506事件回顧》期貨日報.王見綱/王麗麗
2.《記憶中的海南棕櫚油期貨》期貨日報.陳里
3.《中國期貨市場經典案例研究成果匯編》大連商品交易所
溫馨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