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沒有規矩,糊涂不成方圓”。民營
有制度才能更好地管理成員,醫院大到一個國家,管理小到一個醫院,糊涂都是民營如此。
民營醫院追求精細化管理,醫院物資的管理維護、進出等工作都要求有清晰的糊涂賬目,沒有嚴格的民營制度準則是不行的。傳統的醫院人工管理方式弊端重重,不僅操作效率低,管理而且無法進行使用追溯、糊涂績效考核等動態管理,民營定期盤點也需要耗費大量的醫院人力物力,工程浩大得超乎想象。庫房每天面對紛繁復雜的日常工作,一旦某項設備和物資缺乏記錄,入賬時就沒有任何憑證,導致賬物不符、有帳無實的情況經常出現。
有的民營醫院連財務機構都沒設立,有的即使有財務部,也只有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沒有建立賬簿、賬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核算和監督。還有的醫院經費管理漏洞較多,有章不循、有法不依、責任不清的問題比較突出,加之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造成了經費物資流失、浪費的嚴重后果。
這些問題一直以來都是院長頭疼的問題,總想徹底地清理賬務、加強細節把控,卻限于條件總是不能滿意。
其實,醫院的管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物”的管理,如采購管理、質量管理、財務管理等;二是對“人”的管理。使用一體化的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將這些內容統一管理起來,按照合適的規章制度執行,就可以解決院長的問題。
管理“人”的行為
醫院管理的核心就是人的管理。管人要管什么?“思想”和“行為。
思想決定行為,所以,人的管理最終要落實在人的“行為”上。人的行為直接影響著醫療質量和工作效率。
人的行為受三個方面的制約,一是意識,二是技能,三是標準。所以,要通過崗位素質要求、標準化作業、技能培訓、績效考核、激勵和溝通等方式規范人的行為。
管理“物”的狀態
物的狀態分三層含義,一是物的存在狀態,二是物的防護狀態,三是物的賬目狀態。
“物”具體可以指醫院的固定資產,如醫療設備、就診桌椅、空調電燈,乃至醫院的紙張墨水都要算進去。
很多醫院之所以浪費較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有效實施“物的狀態”管理,受損、變質、丟失較多。
應從建立標準、完善臺賬、監控物流、規范操作、定期盤點、檢查審核等方面加強物的管理。
總結:
現代化的醫院信息系統不是一個簡單的軟件,它是集醫療、統計、經濟管理及計算機學科技術為一體的綜合系統。信息技術是現代醫院管理的生命線,可以通過建立財務管理標準,定期向管理部門及院長發送財務分析報告,實現醫院信息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和精確化。
提升醫院的管理水平,既是醫院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對醫院的普遍預期和客觀需求。管理水平的改善可以帶來績效產出的改善,醫院管理水平越高,不僅臨床的質量表現越好,診療人數越多,同時員工的離職率也越低。
來源:尚醫智信THC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