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家具本刊以《舊家具該何去何從?》為題報道了我市部分市民不知如何處理舊家具的翻新問題,接到不少市民的市場熱線電話。這些市民普遍認為,存空舊家具的家具翻新市場尚存較大發展空間,翻新舊家具,翻新既節約又環保。市場
“以舊換新”市場前景廣
“我剛搬新家不久,存空以前的家具舊家具舍不得扔,又不知道放哪里,翻新不知道來賓有翻新舊家具的市場店鋪嗎?”6日,家住柳來路的存空市民楊先生無奈地告訴記者,今年年初他在華僑投資區某小區買了一套新房,家具上個月才搬的翻新新家,讓他苦惱的市場是,舊房里的沙發、櫥柜等物品除了有點陳舊外,基本都能用,扔了十分可惜,還不如拿去翻新后送人。
記者了解到,如今很多人買了新居后,都想給新家換個新貌,如果把舊家具擺在新家里,很不協調,如果買新的吧,價格又比較昂貴,如此一來,讓人很鬧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環保、節約意識也在增強,大部分市民認為,扔了自己曾經精挑細選的家具實在可惜,拿去給店家翻新,可以節約一大筆錢,又環保。因此,開一家家具翻新改制店,對有需求的市民來說,只需支付加工費、原料費,就能使舊家具翻新,肯定會大受歡迎,也會給創業開店者帶來滾滾財源。
家具翻新市場存空白
記者走訪城區麒麟家具城、摩爾城建材家居市場、橋頭家居城等大型家具城后發現,因人工成本高,運輸距離較遠,我市大部分家具城都不開展舊家具翻新業務,只有城區老汽車站附近以及三橋底的幾家舊家具回收店才開展舊家具翻新業務。
“我們這兒主要回收各種舊家具,也可以進行舊家具翻新。”三橋底一家舊家具回收店的老板韋先生告訴記者,無論是舊沙發還是其它舊家具,他們都可以進行翻新,收費價格要根據實物大小、面積、材料等來定,一般價格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
韋先生介紹,沙發翻新是件技術活,除了翻新外,更重要的是保持和原家具風格一致。目前,我市沙發翻新行業還處在起步階段,行業管理幾乎一片空白,只有在專業服務、職業操守、翻新技術等方面不斷完善和提升,這個行業才能健康有序發展,從而最終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和認可。
一位多年從事家具銷售的業內人士建議,家具翻新改制店可以辦成“前店后廠”的模式。前面的店鋪主要用來接待顧客,展示樣品和平時辦公用,后面的加工車間面積要大些,這樣才方便工人工作,而且還可以堆積木材和舊家具。
另外,為了能更好地服務客戶,舊家具翻新店可實行上門服務,到顧客家中對舊家具進行翻新。聘請的改制師傅一定要有設計水準,掌握流行家具的設計技術,所翻新、改制的家具,一定要有過硬的質量和良好的“改”后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客戶前來翻新舊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