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律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勞動勞動法裁員補償,法裁勞動法裁員補償很多人還不知道,員補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償勞裁
(一)企業裁員的動法法定條件當企業經營困難,資不抵債,補償甚至瀕臨破產,勞動需要裁員時,法裁用人單位可以適當裁員,員補提高效率。但是,為了防止用人單位以經營嚴重困難為借口,任意裁減員工,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第41條第1款《勞動合同法》規定了經濟性裁員的條件,不得以其他任何理由裁減員工。
1.經濟性裁員的原因僅限于以下四項:(1)按《企業破產法》重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
(三)企業生產發生變化、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管理方式調整,勞動合同變更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4)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其他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2.在裁員人數方面,規定用人單位裁員人數達到20人以上或者不足20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的,為經濟性裁員。(二)勞動法裁員補償N1的算法N1的計算方法是:員工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長為十二個月。
根據《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五條的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照一年的標準支付經濟補償金。
(III)我是否需要就裁員補償繳稅?1.裁員經濟補償金達到法定征收標準的,由本人繳納個人所得稅。
2.用人單位因裁員應當支付的經濟補償金,收入低于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出部分可視為一次性取得幾個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平均。平均法是:將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企業的工作年限,將其商作為個人每月的工資、薪金收入,按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由繳費單位一次性代扣代繳。
3.個人在本企業工作年限按實際工作年限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