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智慧城市的雪亮工程組成要素看,平安城市是市場智慧城市包含的多個內容中的一個子系統,也是平安智慧城市主要的信息來源。從兩者采用的城市技術上看,兩者都具有相似的建設總體架構,也都需要新一代信息技術提供支撐,安防總之無論從哪個維度上來看,飛速發展平安城市都是雪亮工程智慧城市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機部分。
通過多年的市場規劃與建設,目前平安城市整體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平安信息化水平。天網建設在城鎮范圍內實現了視頻覆蓋,城市而雪亮工程建設,建設將會進一步補充鄉村、安防背街小巷等以往監控盲區的飛速發展點位資源。從發展的雪亮工程角度看,平安城市建設正在由傳統的天網建設向綜合警務應用轉變,綜合智能分析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物聯網技術;從功能層面,由“看得見、看清楚”發展成“看明白、看透徹”;業務層面,使治安控由事后管控向整體維穩轉變。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平安城市建設趨勢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億元級平安城市大項目共85項,項目總金額265.42億元,平均每個項目3.12億元。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9個,最大單體項目達到43.15億元。從項目分布來看,新疆是2017年平安城市億元大項目最多的省區,億元大項目達30個,占35.29%;項目總金額達139.88億元,占億元大項目的占52.54%,平均每個項目達4.66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億元平安城市建設項目中,“雪亮工程”項目共8項,占比9.41%,項目總金額28.50億元。這說明,“雪亮工程”項目市場開始成為平安城市建設市場新的增長極。
平安城市建設帶動安防產業鏈飛速發展,安防企業優勢多
隨著全國各地平安城市如火如荼的建設,以平安城市主體工程視頻監控為主的安防產業鏈也飛速發展。縱觀整個以平安城市建設為主體的安防產業鏈,從產業研發及銷售維度來看,大致分為三個層級。
上游:以電子元器件供應商,半導體芯片為主體,代表廠商有索尼、TI、ADI、中星微、海思等,隨著國內自主研發能力的提升,國內芯片代替進口趨勢顯著;
中游:以各類監控設備生產制造為主體,代表廠商有海康、大華、安訊士等,硬件廠商容易受上游核心設備制約,同時各自的同質化競爭激烈。軟件廠商以北京互信互通,索貝為代表,由于目前國內安防行業購買習慣重硬輕軟,造成軟件供應商在產業鏈中不夠強勢;
下游:以頂層設計商和集成總包商為主,以電信運營商或大的集成商為主體,通過分包形式發展。
在平安城市的帶動下,安防產業乘勢而起的優勢頗多。大型工程項目的實操經驗與教訓。無論是行業軟件開發商還是信息化廠商、互聯網公司,或許他們在數據運營價值方面有顯著優勢,但平安城市構建中,再好的互聯網環境,軟件技術也需要在數據中心落地、在各委辦局的機房中流轉。而作為安防企業對大型工程項目的實操經驗中擁有廣泛的質量建設標準和體系支撐。
安防企業善于處理多源多維數據。安防企業以視頻監控起家,善于處理海量視頻監控數據,形成了非常成熟的視頻分析、視頻搜索的解決方案。平安城市的數據源有其多源異構性,即各類數據庫數據、視頻監控數據、圖片數據、音頻數據、GIS時空信息數據、LBS雷達數據、EDI電子數據報文數據等。安防企業對每一種數據的處理方式都已駕輕就熟,通過平安城市中各警種的數據多維多源的處理已經具備了經驗;而這些多源多維的技術需求,對于其他項目參與者成為了技術壁壘。
安防企業積累了平安城市多網融合業務的鏈路優勢。安防企業的網絡設計能力往往強于傳統信息化公司,原因是平安城市建設初始設計就需面對公安網、互聯網、視頻專網、電子政務專網、涉密網等多張網絡的復雜需求,各種網絡環境不同、權限設計和安全邊界設計不同,安全等級保護要求不同,安全數據流的數據方式不同,技術形式和旁路設備鑒權方式不同。這些過去需要安防企業集中技術攻克的問題現在已然成為了安防企業的鏈路優勢。
安防企業擁有對新技術新產品更靈敏的嗅覺和驗證手段。安防企業對新技術的導入都有具體應用場景下積累和試點,新技術的導入無論是設備還是算法都是測試驅動開發的,這一點使得行業領域內的驗證手段已經非常成熟。安防企業關注的新技術新產品也和其他企業不同,其他企業是以廠商、分銷、專業服務的生態來技術和產品落地的。安防企業是以廠商產品、技術導入、二次開發、實戰運維方式來落地的。其迭代周期更短、全生命周期支持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