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們希望通過降低直營店的中國直營開辦門檻來減輕企業經營成本,鼓勵和引導我市藥品零售連鎖企業開辦直營連鎖店,藥店藥企實現轉型發展。-金”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看來,華市提高直營店比例,鼓勵有利于管控藥品質量安全風險,連鎖同時也是開辦連鎖藥企轉型的一次破冰之舉。
4月初,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開完動員大會后,金華建心里久久難以平靜。中國直營
金華建是藥店藥企金華太和堂藥品零售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他旗下有210多家連鎖門店。作為全市門店最多的-金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太和堂在量的擴張上已達到了一個極致。做企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金華建考慮最多的華市是:繼續吸收加盟店擴張還是轉型提升?藥店轉型之路又該怎么走?
面臨同樣困惑的并不只是金華建一人,全市10多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也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目前,全市各類零售藥店已達1600多家,接近于飽和狀態,在量的鼓勵擴張上已很有限。
根據《加快藥品零售連鎖企業轉型發展,降低藥品質量安全風險意見》,從4月份起在金華城區開辦直營門店,營業面積下限從80平方米下調至60平方米,有中藥飲片配方經營的連鎖從100平方米下調至80平方米,在城區以外的開店面積門檻也同步下調20平方米……
“我們希望通過降低直營店的開辦門檻來減輕企業經營成本,鼓勵和引導我市藥品零售連鎖企業開辦直營連鎖店,實現轉型發展。”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看來,提高直營店比例,有利于管控藥品質量安全風險,同時也是開辦連鎖藥企轉型的一次破冰之舉。
加盟店違法案件比例 呈上升趨勢
2010年前,我市的中國直營藥品零售連鎖企業處于加緊招兵買馬進行加盟店大擴張的時期。短短幾年時間,零售藥店如雨后春筍遍布大街小巷,甚至在一些行政村也開有多家藥店,老百姓買藥比買菜還方便。目前,我市零售藥店連鎖比例高達90%(其中加盟店占74%),排名全省第一。
老百姓買藥難的問題解決了,但新矛盾接踵而來。按照主管部門的說法,零售藥店重復投資過多,資源配置不合理,加上經營規模普遍偏小,藥店陷入低水平競爭,影響了行業健康發展。采訪中,有的加盟小藥店老板直言:現在成本高,雇個營業員也不容易,自己既當老板又當營業員,收入也不過只比拿工資好一點而已。
藥店布局的飽和度,業內通常的衡量標準是每5000人口配置1家藥店。按照最新的常住人口數據測算,我市合理的零售藥店數量應該在1100家至1200家之間,1600多家顯然多了。
“一個連鎖總部面對幾十家甚至上百家加盟店,雖然有協議約定,但真正做到無縫監管并不現實,不可能24小時都有人盯著。”有加盟藥店經營者透露,為降低進貨成本,確實存在偷偷從連鎖總部以外渠道進貨的現象。
永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透露,去年該局查處的從非法渠道購進藥品案件中,竟然100%是加盟店所為。永康方面的調查還顯示,少數藥品零售企業仍然存在從非法渠道進藥、藥師不在職在崗、未按GSP規定儲存藥品等違法行為,加盟店違法案件比例呈上升趨勢,有的違法宣傳非藥品的功效,有的從非法渠道購進與藥品同名或相仿的非藥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較大。
“加盟藥店出現問題,既有過度發展、惡性競爭的原因,也有連鎖總部管理上存在漏洞的原因。”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市場監管處處長顏曉分析,連鎖總部對門店有藥品配送上的法律約束,雖然可采取警告、整頓和中止加盟的措施,但加盟店在人、財、物上都是獨立的,連鎖總部在管理上難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