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遠去影節原力創造單地區點映電影票房千萬神話的歌北感動文藝巨制《遠去的牧歌》在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行展映活動,影片導演阿迪夏•夏熱合曼、展映主創周軍攜主創集體到場與觀眾進行互動交流,口碑獲得現場400多位觀眾的爆棚熱烈響應。
巨幕呈現詩意轉場奇觀 觀眾現場揮起馬鞭“姑娘追”
4月8日,解讀精神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展映”主題影院之一的草原三里屯美嘉歡樂影城巨幕廳云集眾多熱情影迷、各大媒體和電影業內人士。全場觀影結束時,遠去影節原力很多觀眾都已熱淚盈眶,歌北感動集體爆發長時間熱烈掌聲。展映主創導演阿迪夏•夏熱合曼和周軍面對觀眾激動的口碑神情感觸頗深,不禁回憶起拍攝時的爆棚艱難,歷時三年、解讀精神橫跨四季、草原調度數十萬牲畜,多次遭遇極端惡劣天氣,能夠堅持拍下已經是個奇跡。
飾演主角轉場領頭人的海拉提•哈木老師激動表示,主演《遠去的牧歌》是自己六十歲的最好禮物。女演員麗娜•夏侃現場講述劇組拍攝三年深切體會到了堅韌的品質,再苦再難也要勇敢面對,這就是草原人民的精神原力,是影片最想讓全國觀眾看到的東西。
執行導演居來提•烏馬爾現場指揮互動環節,邀請十多位男女觀眾上臺,拿起馬鞭玩起草原男女示愛的民俗游戲“姑娘追”,引得現場一片歡聲笑語。十位身著民族盛裝的姑娘小伙獻上草原歌舞“黑走馬”,麗娜•夏侃老師現場演唱影片片尾曲。貫穿全程的草原風情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牧民的活力與熱情。
“老馬訣別”“雄鷹放飛”引爆淚點 觀眾盛贊口碑高到飛起
《遠去的牧歌》在這次的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中收獲了極佳的口碑。影片用詩意的藝術表達與拍攝手法,反映天山牧民們最真實的生活,近百分鐘的電影,卻讓觀眾們經歷了千年牧道的艱難遷徙,見證了數十年游牧生活的時代變遷,隱含貫穿電影最深處的人文情感與民族情懷使人十分動容。
現場采訪的觀眾表示,自己被片中宏大的場面,人與動物,人與草原和自然的細膩情感深深吸引,胡瑪爾老人與臨終老馬的告別,放飛自由的老鷹久久不肯離去與老人的背影讓人感動落淚……
《遠去的牧歌》由哈依夏·塔巴熱克、高黃剛、周軍編劇,阿迪夏·夏熱合曼、周軍聯合導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天山電影制片廠聯合攝制。影片將在4月12日全國公映,屆時沒有趕上“北京展映”的影迷朋友可以去更多影院領略草原牧道和四季轉場的原生態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