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增速經日產汽車與三菱汽車雙方確認,放緩日產汽車將以237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1.49億元)收購三菱汽車34%股權,產品掣肘從而成為后者單一最大股東。更新
盡管近年來銷售情況不盡如人意,不足但是東風作為“技術控”的三菱仍然有其“江湖地位”和號召力,特別是日產在SUV領域的技術基礎和在新能源領域的探索,而這兩個領域也正好符合現在汽車行業發展的增速整體趨勢。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放緩日產有了三菱在技術上的產品掣肘加持,在雷諾-日產的更新體系中,也將更有話語權。不足
今年以來,東風日系車再次迎來了“小陽春”,日產但相比于豐田與本田,增速東風日產因產品更新不足未能實現高增長,產品更新不足是其主要原因,有了三菱支持的日產,將在產品線上更加豐富。
增速放緩
在日系車三大品牌中,日產的銷量近年來一直高于老對手豐田和本田。數據顯示,2015年日產在華銷量為125.01萬輛,豐田共計112.25萬輛,而本田突破了100萬輛。
進入2016年,日系車的增速又一次回暖,但日產在華合資公司東風日產的增速卻有所放緩。根據2016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東風日產累計銷量為208857輛,雖然比去年增加12.58%,但在狹義乘用車整體銷量排行中位列第八,較之去年同期的排名第五,地位明顯下降,增長速度漸緩。
同時,在第一季度,日產汽車累計在華銷量為298600輛,去年同期為296280輛,同比微增0.8%,勉強實現了增長。相比之下,同為日系車的豐田汽車同比增長27.8%,本田汽車同比增長11%。
本田的繽智和XR-V兩款小型SUV是增長的主力,豐田的增長則得益于其混動“雙劍客”——凱美瑞雙擎和雷凌雙擎。崔東樹告訴記者,今年第一季度日系車表現出了強勢回暖的趨勢,主要是因為技術的創新和產品布局的進一步完善,相比之下,日產在產品更新上的速度并沒有跟上,因此也表現出了銷量平平。
而反觀2015年,東風日產定制了“高質量跨百萬”的銷售目標。在前7個月內,同樣東風日產并沒有顯示出迅速增長的態勢,而從7月份開始,銷量卻勢如破竹。這樣得益于其“YoungNissan”戰略,東風日產接連向市場推出了多款車型,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品牌銷量的增長。
豐富車型增加話語權
雷諾-日產聯盟CEO卡洛斯·戈恩的夢想是成為全球三大汽車制造商之一,銷量決定著雷諾-日產聯盟在汽車業的格局,而作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中國的銷量對雷諾-日產聯盟而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日產在收購三菱之后,未來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總銷量將提升,讓戈恩有了與豐田、大眾PK銷量的底氣,但業內人士認為,并購三菱對日產而言,更重要的在于話語權的增加及產品線的豐富。汽車行業知名評論員賈新光認為,三菱發展的核心是SUV,收購三菱后,日產因此能夠進一步擴大自己的產品線。
在SUV領域,三菱汽車的影響力始終排在前列,三菱此前一直提供動力總成給很多知名汽車企業,如現代、克萊斯勒、標致等,三菱品牌實際上有著廣泛的品牌影響力。
有業內人士指出,從全球范圍看,未來SUV市場份額終將超過轎車。同樣在中國市場,乘用車的整體銷售情況雖然呈低迷的態勢,但是SUV市場持續高速增長。2016年一季度累計銷售196.39萬輛,同比增幅高達51.9%,遠超乘用車整體8.9%的個位數增幅。由此可見,在SUV市場的布局對于汽車企業的重要性。
崔東樹則提到了三菱在新能源技術上的探索。而新能源技術也是目前汽車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趨勢。
相比之下,三菱2015年在中國零售銷量是61287輛,同比下跌15.4%,2014年全年銷量為7.25萬輛,排名墊底。崔東樹認為,對于日產來說,收購三菱并不會給日產在華銷售量帶來實質性的變化。
與此同時,5月17日,東風日產發布人事任免通知,現任總經理打越晉將于7月1日調回日產總部,負責日本國內市場營銷相關業務,他的職位將由墨西哥日產社長埃爾多·顧索繼任。有知情人士表示,打越晉調回日產總部,跟最近日產收購三菱汽車有關,他將負責日產-三菱汽車聯盟在日本市場的相關整合營銷等事宜。
而對于這位新晉的領導來說,一方面要繼續完成2016年目標銷量增長8%的目標,第二次向“百萬級”沖刺。而另一方面,按照國內關于外資車企在華合資的相關規定,雷諾-日產-三菱在國內市場的合資業務也將面臨新的整合。
去年底,廣汽三菱宣布收購三菱(中國)100%的股權。廣汽三菱收購三菱(中國)之后,將整合三菱進口車業務,并將擁有三菱自動車生產的進口汽車產品在中國的獨家代理權。在中國市場,涉及到日產、三菱、東風以及廣汽這四家汽車企業,打越晉的繼任者埃爾多·顧索或將面臨著一場重大的利益博弈。
標簽:東風 日產 產品 掣肘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