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4日晚間,狂飆新聞聯播播放《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的新聞指導意見》,著重強調跨部門綜合監管,聯播明確要求醫療美容的官宣診療活動、涉醫療美容的最強經營活動、醫療美容用藥品醫療器械等納入重點監管的醫美綜合事項。
掃清“黑機構”“黑醫生”“黑藥械”,監管對行業亂象保持高壓嚴打態勢。開始
本次醫美監管的狂飆力度有可能超出大家的認知,新聞聯播傳遞信息的新聞份量可想而知,合規醫美及三黑醫美即將迎來重大的聯播轉折點。
文件解讀:
1)作為2023年國辦發〔2023〕1號,官宣醫療美容的最強發展已經得到高層的認可,明確方向目標:高質量發展,醫美用強力的監管監管,加速行業的快速洗牌,而不是針對“”教培”行業的腰斬。
2)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改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醫美行業的確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比如低門檻、野蠻生長、顏值取向誤導、醫托泛濫、醫美貸款等亂象,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3)提高醫美主體的入場門檻勢必成為硬性標準(醫美機構會越來越難申請),強化監管、綜合執法從今年應該成為常態化,勢必要強化出一個良性的態勢。
1)對開設醫美機構的經營者做了更詳細的準入要求,做到“雙告知”責任,強調未取得相關資質之前不得從事經營活動,申請人承諾書并向社會公示,未來醫美大數據會更加的健全透明,深圳總是走在改革的前沿。
2)強調醫美的歸屬醫療行為,必須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者“診所備案憑證準入門檻開展相關服務。同時,對醫美細化審批標準給出來開放的空間,是否可以自主選擇開放診療項目,很有期待的空間,希望深圳還是做改革的排頭兵。同時加強了備案信息、質量管控、準入標準,再次強調信息的社會公開,這勢必成為一種趨勢,全民監督。
3)重點強調“證”“照”信息共享,依托于大數據平臺做到無縫銜接。同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與市場監管部門更加深入地密切關聯,督促落實主體責任。
1)省市聯動梳理醫美行業“風險點”,很有可能每一個省都有一個標準,強調多部門聯合執法,醫美機構從自身規避投訴、規避客訴,不要主動當出頭鳥,各省都有監管清單,信息動態更新。
2)這一點特別重要,概括了11部門的分工細則,共同發現風險隱患,目的就是搜集強有力的證據,重點打擊重大違法行為,渠道醫美機構非常危險了。
3)正規醫美機構準備迎檢吧,估計這次應該會刷一遍,有針對性的日常檢查、聯合抽查,雙隨機、一公開的監管形勢,并且有任務指標,比例、頻次等要求。多部門聯動檢查,“進一次門,查多項事”,醫美機構的醫務科要儲備人手了,不要臨時安排人,會出問題的!
1)醫美的違法主要涉及到:非法行醫、賣假藥,渠道醫美機構比較猖狂,真要注意了,開個醫美機構很有可能會進去,之前是開玩笑,現在是真格的。“三黑”肯定第一時間被帶走,現在一黑也不行。
2)聯合執法整點打擊,公安機關與檢察機關聯動,可見本次對“三黑”的重點打擊力度的決心非常的大,如果能讓求美者覺醒也是值得的。如果你真有問題,最好積極配合,不然后果也很嚴重,千萬不要自欺欺人,銷毀證據。
1)再次強調,醫美的主體機構才能發布醫美的診療服務,咨詢再次被點名,小紅書種草、大V直播的時代宣告結束,互聯網平臺后續一定會清理這些內容,以免誤導消費者。同時,對“醫托”加大打擊力度,查處商業賄賂。
2)醫美培訓活動的監管拉開了序幕,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沒有嚴格禁止培訓,但是培訓的主體必須是醫療人員,謝絕零基礎人員。強調嚴謹張冠李戴,搖旗吶喊的虛假培訓發放所謂的證書,杜絕致富字眼。
1)除了“三黑”之外,生活美容的整形外科的手術顧客都作為“醫托”給醫美機構了,但是也有膽大的自己注射的,貌似沒有按照“三黑”處理。
1)“非法行醫、虛假宣傳、賣假藥、價格欺詐”必須杜絕,一旦被舉報就是炮灰,同時,需要規避被執業舉報人盯上,勒索,關鍵還是自查、自學。
2)醫美科普、普法等工作迎來重大的機會及流量入口,醫美執業范圍及合規未來一定會普及,來不及改變的機構被淘汰,社會的監督力量,期待讓“三黑”成為歷史。
3)消費者的覺醒是核心,信息公開、監管處罰公示會成為主流,社會很有可能對醫美強制性掃盲。渠道醫美沒有未來了,合規醫美渡劫后能否迎來屬于自己的春天?
來源:醫美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