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 “?政中國大學生見習進修基金”是?政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先生于1998年在復旦大學等四所國內高校設立的校師先生大學生學術研究資助項目,至今已有十六年。生赴僅復旦大學就有超過五百名“?政學者”完成學業,美拜有些已經成長為國內外著名高校的訪李科研工作者。適逢第十六屆“?政年會”將于今年秋天在我校舉行,政道4月4日在楊福家老校長的?政親自帶領下,在我校任教和在讀的校師先生七位“?政學者”以及在美國學習的部分“?政學者”一起赴哥倫比亞大學拜訪李政道先生,向李先生匯報自己的生赴工作成績,并聽取李先生的美拜教誨。
座談會上楊福家校長首先指出,訪李十六年前李先生用自己和家人的政道所有積蓄創立了“?政基金”,如今已經培養了包括在座同學在內的?政一大批優秀人才。李先生通過“?政基金”項目對于年輕人學術研究的校師先生支持,其意義不亞于早年獲得的生赴諾貝爾獎。楊校長說,李先生曾表示一個人不管多聰明,不管多努力,如果沒有機會,很難做出大貢獻。?政項目正是給同學們創造了這樣一個機會,眾多“?政學者”也通過李先生提供的平臺進而在將來做出更大的貢獻。今天大家齊聚一堂,一方面告訴李先生自己當前的研究情況,表達對李先生的感激之情,另一方面也是祝福李先生健康長壽。
為表達對李政道先生設立“?政基金”,并引導復旦大學建立本科生學術研究資助平臺(FDUROP),教務處徐雷處長代表復旦大學向李先生贈送了由我校書法學會會長、擔任過?政項目導師的信息學院王培南教授所刻篆書“?政”二字印章一枚,及編有歷屆?政學者的感言、成長經歷、學術成果、由?政學者金麗華作詞并作曲的“?政之歌”等的視頻文件送給李先生。隨后?政學者們一一向李政道先生介紹自己的求學和工作經歷。李先生不時對各位同學的研究提問,并饒有興致的回顧了自己早年在抗戰大后方求學的經歷。
?政項目對于復旦學子學術研究的推動非常顯著,有多名?政學者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學以及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任教。在場的李輝教授不僅自己是?政學者,作為?政學者導師已經培養出多位優秀學生。李輝教授介紹了其在遺傳與中國歷史文化交叉學科領域的工作,引起李政道先生濃厚興趣,不時打斷仔細詢問。在場師生無不敬佩李先生博雅精深的學識。原定半個小時的見面匯報,由于現場氣氛的熱烈被延長到近3小時。李先生還為由教務處指導,FDUROP學者主辦的雜志《為學》欣然題寫了“求知”二字,送給廣大在學術道路上奮進的復旦學子。
此次活動受到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劉曄副主席以及復旦80級校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朱曉陽教授的大力支持。
整個活動非常圓滿,李先生當天就給楊福家老校長寫信表達了欣喜和感激之情。
資料圖 1998年1月23日,北京,莙政基金簽約。
制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