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基層腫瘤醫院行政支部堅持三年之久的黨建黨“致知‘微講堂’,智慧齊分享”活動獲評“2012 年度上海市教衛黨委系統最佳組織生活案例”。開辦
據介紹,微講2010年起,堂分該支部在黨組織生活中加入“黨員微講堂”。享智通過網上課件討論、慧樂支部黨員互動小講座及邀請外院專家進行專題講課等方式,基層改變了以往政治學習枯燥、黨建黨乏味、開辦單向傳播的微講教育模式,極大地提高了黨員參與性,堂分在支部內形成了濃厚的享智學習氛圍。
人人都是慧樂“小老師”
“黨員微講堂”摒棄以往單向灌輸的教學模式,不管是基層支部書記、支委委員、還是普通黨員都能成為“黨員微講堂”的授課老師。“黨員微講堂”的講課也不拘于形式,可以是普通的支部會議,也可以是網上討論,更注重在相互討論中增長知識,增強黨性。此外,”黨員微講堂”的學習內容也涉及到各行政科室的專業工作,如黨辦的黨員教大家怎么寫行政公文、科教部的黨員教大家怎樣寫科研課題標書等。“黨員微講堂”有老師講述專業化的知識和工作,利于其他同事了解院內工作流程和專業知識,能加熟悉醫院管理和運營,也加深了同事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形成團隊合作趨勢。
專家走進“微講堂”
“黨員微講堂”除了黨員自身講課外,各行政科室的黨員也會利用自身科室資源,不定期邀請院外專家來院講課,如黨辦的黨員邀請復旦國關學院的老師做國際政治形勢分析的講座、工會的黨員邀請攝影協會的老師做攝影入門講座等等,內容涉及學習、工作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黨員感嘆:“沒想到走出了校門,還能上到那么好的課。”
成長計劃“常態性”
“黨員微講堂”在注重個性化發展、專業知識培訓、綜合素質培養的基礎上,進行整體統和,將微講堂和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通過編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員成長計劃”,通過必修課程、選修課程、社會實踐、學習心得等,通過微講堂,形成常態化機制,以達到黨員自我教育、自我成長、成為組織助力的目的。目前,“黨員微講堂”已經陸續開展了12期,在支部內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受到了支部黨員和醫院領導的好評。
制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