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又起在央視CCTV13頻道《法治在線》節目報道了一起今年1月份發生在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北段的命案一起交通故:一輛特斯拉Model S追尾了停靠在路邊的道路清掃車,致使駕駛員高雅寧當場死亡。拉無賴報道中還提到,人駕在隨后展開的駛值事故調查過程中,駕駛員高雅寧的得信父親高巨斌發現事故中Model S的Autopilot很可能處于開啟狀態,因此,又起便以“誘導用戶”為名,命案起訴特斯拉中國銷售公司,拉無賴認為其在營銷和推廣過程中過分夸大了Autopilot的人駕功能。目前,駛值北京朝陽區人民法院已經受理此案,得信并且將于近日開庭審理。又起
兩起無人駕駛致死事故
事故一:中國河北高雅寧案。命案今年1月20日,拉無賴高雅寧駕駛Model S進入京港澳高速,之后車輛一直沿最左端車道行駛。從其行車記錄儀中記錄下的畫面中可以看到,在車輛前方有一輛道路清打車停靠,并打有閃爍燈光標志。按常理講,Model S在看到前方有停靠車輛后應迅速轉到右側車道以避免事故,但這輛Model S既沒有更換車道,而且在碰撞之前也沒有減速和轉向的跡象,在事后交警的檢查報告中,也沒有檢查到剎車和轉向痕跡。
事故二:美國佛羅里達州Joshua Brown案。今年5月7日下午3時,Joshua Brown駕駛一輛 2015 款特斯拉 Model S 在佛羅里達州高速公路上與一輛垂直方向開來的掛車發生相撞。Model S 從掛車下面穿過時,擋風玻璃撞上了掛車的底部。之后 Model S 失控偏離公路,撞上了路邊的鐵絲網與電線桿。在沖擊中,Model S頂部徹底撞毀,Joshua Brown當場死亡,卡車司機Frank Baressi沒有受傷。
強詞奪理的解釋
中國發生的事故,調查報告目前還不得而知,而且特斯拉中國也沒有就此發表任何聲明。但在事故發生后,特斯拉中國官網對Autopilot系統的中文翻譯從“自動駕駛”改為“自動輔助駕駛”。而針對美國本土這起事故,特斯拉官方的解釋是:白色卡車在藍天背景下識別不出,并且從特斯拉Autopilot的視角看,拖掛卡車側面是懸浮在地面上的,這種非常少見的情況導致了Autopilot系統疏忽,沒有啟動自動剎車。同時車輛碰撞位置為特斯拉的擋風玻璃,使得碰撞安全系統無法發揮作用,這直接導致了駕駛員的死亡。
同時,特斯拉還聲稱,美國本土這起事故是Autopilot輔助駕駛系統行駛1.3億英里過程中遇到的第一起致命事故,而美國每9400萬英里就會發生致命車禍。特斯拉還強調,輔助駕駛技術一直都在發展之中,但它還并不完美,需要駕駛者保持警惕。使用Autopilot的過程中,汽車會不斷提示雙手要全程放在方向盤上,并且對你的車負責。言下之意便是特斯拉認為這起事故車主也需承擔責任。
無人駕駛是趨勢
如今汽車行業有四大發展趨勢: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輕量化。無人駕駛主要集合智能化和網聯化兩大趨勢,同時也會應用電動化和輕化技術,也可以說集四大趨勢于一身,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重頭戲,由此也讓全球的汽車行業陷入了搞無人駕駛的熱潮,誰不搞就有可能失去未來。除了傳統的汽車“大佬”們,如奔馳、寶馬、大眾、沃爾沃、本田等;還有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企業,如德爾福、博世、大陸等;以及高調的互聯公司,如谷歌、優步、百度等;甚至連電子芯片以及電子設備廠商也來湊這個熱鬧,如英特爾、NXP、英偉達和萊果、三星等,一時間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對于這一趨勢,筆者在此毫不否認。但問題在于,如果將尚未成熟的技術投放市場,并由此帶來了事故和傷亡,這是絕對不允許的。也許有人說,科技技術的發展,總免不了出現這樣那樣的意外,就像當年瓦特發明的蒸汽機一樣。但在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以此理由來搪塞或掩蓋事實的真相,實屬不應該。
要不要信賴無人駕駛
關于這一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理性的角度看,我們應該信賴技術帶來的方便,因為今天的生活中的各種便利大多都是因為技術的發展而帶來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的生命,不是被拿來賺錢的,更不要把人當作賺錢的工具,因為人有失誤,馬有失蹄,萬一技術不過關,導致了傷亡事故的發生,偏巧這個人又是撐起一個家庭生計的重要支柱,甚至是一個家族向上的希望,而不幸罹難,將使一個家庭陷入困境,甚至幾代人都不得解脫,這,豈不是罪人!
標簽:特斯拉 無人駕駛 值得信賴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