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光伏國家能源局發布了新版《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分布這是式政自2013年以來的首次重大修訂,旨在應對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的策解快速發展及新形勢下的挑戰。
以下是讀應對DeepSeek對2025年光伏分布式政策的解讀及應對策略:
一、政策背景與修訂目的光伏
1. 行業快速發展
截至2024年底,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達3.7億千瓦,分布占全國光伏總裝機的式政42%,發電量占比41%。策解分布式光伏已成為能源轉型的讀應對重要力量。
2. 新形勢與新挑戰
光伏組件價格從2013年的光伏5元/瓦降至0.7元/瓦,行業進入平價無補貼階段。分布
接網消納問題成為主要矛盾,式政部分地區因電網承載力不足暫停備案。策解
部分項目存在侵害農戶利益、讀應對拆分集中式光伏逃避責任等問題。
3. 修訂目標
《管理辦法》旨在規范行業發展,解決接網消納難題,保障用戶權益,推動分布式光伏實現“量”的增長和“質”的提升。
二、政策核心內容解讀
1. 定義與分類
分布式光伏定義為在用戶側開發、配電網接入、就近消納的光伏設施。
分類細化:分為自然人戶用、非自然人戶用、一般工商業和大型工商業四類,明確裝機容量和接入電壓等級。
2. 上網模式調整
新增“全部自發自用”模式,大型工商業項目原則上選擇此模式。
自然人戶用和非自然人戶用可選擇全額上網、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全部自發自用模式。
3. 備案管理
強調“誰投資、誰備案”,禁止非自然人項目以自然人名義備案,防止金融風險。
對已備案項目實行“新老劃斷”,2025年5月1日前并網的項目按原政策執行。
4. 電網接入與消納
要求電網企業建立配電網可開放容量發布和預警機制,引導科學布局。
新建項目需滿足“可觀、可測、可調、可控”要求,提升電網承載力。
5. 用戶權益保護
強調尊重用戶意愿,禁止以特許權經營等方式控制屋頂資源。
針對“光伏貸”等問題,規范非自然人戶用項目開發,保護農戶利益。
三、行業影響與挑戰
1.大型工商業項目受限
全部自發自用模式可能抑制部分大型項目的裝機需求。
2.市場競爭加劇
6MW以下項目成為競爭重點,投資企業需轉向小微企業和消納穩定的資源。
3. 電網承載力壓力
部分地區因電網承載力不足暫停備案,需加快配電網改造升級。
4. 商業模式創新
分布式光伏與儲能、虛擬電廠等結合成為新趨勢,推動能源互聯網發展。
四、應對策略
1. 優化項目布局
優先選擇電網承載力強的區域開發項目,避免接網消納難題。
2. 加強配儲與技術創新
大型工商業項目可結合儲能系統,提升自發自用比例。
采用高效電池技術(如TOPCon、HJT)和智能化運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例如尤利卡疊柵 “古琴” 組件,采用時創獨家專利-終極0BB技術,最多可節約 75% 的銀漿使用量,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提升光照利用率,完美契合行業降本增效的發展趨勢。
3. 規范開發流程
嚴格遵守備案要求,避免以自然人名義備案非自然人項目。
使用標準化合同,保障用戶權益,避免金融風險。
4. 探索新模式
推廣“三年半送電站”等創新商業模式,縮短投資回收周期 。
與房地產、汽車等行業跨界合作,拓展分布式光伏應用場景。
5. 關注政策動態
及時了解地方實施細則,適應差異化管理和政策調整。
五、總結
2025年分布式光伏政策的修訂,標志著行業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企業需在規范中尋找機遇,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優化和科學布局,應對接網消納、市場競爭等挑戰,推動分布式光伏在能源轉型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