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頁巖氣產量將實現快速增長,中國增長技術世界第三
2014-10-18 17:23:06 作者: 趙超 評論: 字體大小 T T T 掃描到手持設備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張玉清在日前舉行的技術華電頁巖氣與LNG產業發展研討會上表示,去年中國頁巖氣產量為1.93億立方米,中國增長今年將達到10億立方米至15億立方米,頁巖明年有望實現65億立方米。氣產
頁巖氣是從頁巖層中開采出來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具有分布范圍廣、厚度大、開采壽命長等特點。我國于2009年啟動頁巖氣資源勘查開發,目前投資開發儲量達到1300億立方米。截至7月底,全國共設置頁巖氣探礦權54個,面積17萬平方公里,鉆井400口。
去年,中國天然氣產量約1171億立方米,比上一年增長9.5%;消費量1675億立方米,增長10%,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為5.9%,進口依存度達到30%,頁巖氣市場空間巨大。
張玉清表示,我國頁巖氣開發過程中狠抓技術創新,注重成本和風險控制。隨著技術裝備實現國產化,勘探開發成本正逐漸降低。
中國頁巖氣開發暫未出現環境問題 (2014-10 東方早報)
在美國頁巖氣革命取得成功后,各國掀起一股頁巖氣開采熱潮。
作為能源消費大國,中國頁巖氣儲量位居世界第一,陸域頁巖氣地質資源潛力為134.42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潛力為25.08萬億立方米(不含青藏區)。
雖然儲量豐富、市場看好,但頁巖氣的開采一直面臨著破壞環境的質疑。
10月14日,在上海舉行的2014年第四屆亞洲頁巖氣峰會上,國土資源部一位研究員指出,按照當前中國頁巖氣開發的進度,尚未到亟須面對環境問題的階段。
該研究人員表示,頁巖氣勘探開發中可能存在的污染地下水源、破壞地表水、引發地震、導致甲烷泄漏等問題,目前在中國并沒有出現。
“主要原因是中國開采頁巖氣的地區,地質條件和美國的(開采區)完全不一樣。中國開采頁巖氣的地區,一般是廣無人煙的,比如塔里木。而在人煙密集的地方的頁巖氣,目前并沒有正式進入開采階段,所以我們還尚未面對這樣的問題。”該研究人士同時表示,“但這不代表不會發生。對這個問題現在也比較重視,也有一些相關研究正在進行。”
事實上,在9月17日國土資源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土資源部地勘司、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土資源部油氣中心相關負責人曾對頁巖氣勘探開發過程中的生態環境破壞隱患作出解釋。
相關負責人稱,頁巖氣勘探開發中遇到的問題在常規油氣勘探開發中也常見。
不過,“頁巖氣的開采與常規油氣不同,最大的不同點在于水平井分段壓裂,這使得頁巖氣開采用水相對多,壓裂規模大,可以通過技術攻關,調整用水量及壓裂液配方來解決。
此外,壓裂深度距離淺水層還有約2000米,不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通過合理操作和加強監管,這些與頁巖氣相關的環境風險是可以控制的。”該負責人表示。
中國頁巖氣開采關鍵技術獲重大突破 成世界第三 (2014年10月 央視 )
開采頁巖氣的關鍵部件:橋塞
關鍵部件的剖視圖
我國頁巖氣開采核心技術近日取得重大突破,用于地下水平井進行分段的“分割器”——橋塞商用成功,這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和加拿大之后,第三個使用自主技術裝備進行頁巖氣商業開采的國家。
頁巖氣是附存于頁巖中的非常規天然氣,其開采需要集成多項先進技術。這張圖片大小只有A4紙的一半,而它正是放大兩萬倍后的頁巖成像。致密不透水,要從肉眼完全看不出任何孔隙的黑疙瘩里采出氣體,這樣的工程技術難度可想而知。
水平井加多級壓裂是目前美國頁巖氣開發應用最廣泛的方式。不過我國的地質條件與美國不同,無法照搬,只有自主開發一條路。2011年開始,我國頁巖氣開發主力軍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開始了自主創新,用3年時間,相繼實現了頁巖氣鉆井、測錄井,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3000型成套壓裂裝備的國產化道路。橋塞作為分段壓裂、加大產氣接觸面積的“分割器”,成為實現我國頁巖氣開發工程技術自主化的“最后一塊拼圖”。
根據《頁巖氣發展規劃》,預計2015年實現規模化生產,頁巖氣產量達到65億立方米。而我國頁巖氣開發核心技術裝備實現國產化后,僅涪陵頁巖氣田2015年就能實現產能50億立方米,石油工程技術進步為我國頁巖氣開發步入快車道,提供創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