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南寧訊(記者顧艷偉)7月5日,送法廣西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廣西司法廳、助力振興廣西律師協會、鄉村消委河池市以及巴馬縣市場監管局、廣西司法局深入巴馬縣企業和鄉村,企入開展“廣西律師服務千鄉萬村消費維權公益行動”,送法送法入企,助力振興促進產業興旺,鄉村消委送法進村,廣西助力鄉村振興。企入
“我們能不能在電商廣告中使用‘礦泉水引領者’字樣”“職業打假人的送法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不知道怎么處理”……為了支持和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助力振興普法小分隊來到廣西一家水企開展“法治體檢”活動,鄉村消委企業負責人莫先生提出了在經營中遇到的廣西問題。
廣西消委會組織的企入普法小分隊在巴馬縣一家水企開展“法治體檢”活動。顧艷偉/攝
針對企業提出的在經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廣西律師協會、北京市尚衡(南寧)律師事務所律師一一解答。7位律師結合企業實際和法治現狀,積極為企業風險防范出謀劃策,梳理了企業面臨的各類法律糾紛特別是訴訟、仲裁案件情況,幫助查找企業經營中的法律風險,提出預防風險、解決矛盾糾紛的意見建議,從而做到防患于未然。著力防范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法律風險,全面掌握企業法治建設狀況和法律需求。
“律師的專業解答解開了一直困擾我們的難題。很多建議都具有很好的操作性,真正做到了為民服務,非常感謝!”企業負責人莫先生說。
廣西消委會秘書長唐楚堯表示,“法治體檢”是廣西消委會開展的公益性服務活動之一,目的在于發揮律師專業特長和實踐優勢,推動法律保護關口進一步前移,促進民營企業依法經營、依法維權,引導企業發揮自身優勢促進產業興旺,拉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打造鄉村振興新動能。
律師志愿者引導村民關注廣西消委會微信公眾號。顧艷偉/攝
巴馬縣甲篆鎮坡月村是一個不足3000余人的村子。近幾年,該村吸引來大量外來人員到此養生療病,形成了獨特的“候鳥人”群居體系,促進了當地文化、消費、旅游的增長需求,但也帶來了房屋租賃、買賣等糾紛。經過分析研究,廣西消委會組織由律師、市場監管人員組成的“普法宣傳志愿服務隊”到坡月村開展普法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律師志愿者現場咨詢解答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法律疑難問題,并針對老年人等群體常遇到的電話欠費、短信中獎、電話退稅等詐騙形式進行細致解說,切實提高老年人反詐能力。同時,志愿者們向群眾發放《民法典》解讀、保健品選購常識等宣傳資料。
廣西消委會秘書長唐楚堯表示,為消費者提供有用的消費知識和維權服務,是消費者組織的法定職責,廣西消委會將進一步建立縱橫聯動的消費糾紛化解的渠道,聚焦熱點、難點問題,通過開展消費調查、比較試驗、律師公益行等工作,切實回應社會關切,從“小切口”做好民生“大文章”,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任編輯:李佳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