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曾有過緊張時心跳加速,心臟像手汗直流的與心經驗,這正是理健心理影響生理的例證,而這兩者都是關係形塑人體健康的要素。生理健康指的緊密是身體器官、系統,到超如循環系統、乎想免疫功能、心臟像代謝過程等正常運作;心理健康則涉及情感、與心思維、理健行為等心理層面的關係健全狀態。兩者相互影響,緊密交織成整體的到超健康狀態。近年研究已發現,乎想心理方面的心臟像「心病」與身理上的「心臟病」可謂互為因果,關係十分緊密。
心理狀態如何影響生理健康呢?例如面臨壓力和情緒不穩時,交感神經會觸發「 腎上腺素」和「 皮質醇」等荷爾蒙之釋放,對身體產生系統性的影響,使心跳加速,血壓、血糖升高。因此若心理長期處於壓力之下,就可能導致高血壓、心律不整,甚至是心肌肥大等疾病。 研究指出,持續心情低落會使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五成;而憂鬱癥患者可能因睡眠品質不佳、運動不足、暴飲暴食、酗酒及壓力荷爾蒙上升等因素,導致血糖、血脂飆升以及慢性發炎等,而使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近一倍。
另一方面,生理狀態也會影響心理健康。例如慢性疼痛或失眠等,都可能引起情緒波動、焦慮及心情沮喪等。而心臟病發或中風患者,則可能擔心從此沒機會從事想做的事,或因失去工作能力,以及龐大醫療費所帶來的財務問題而感到悲傷、焦慮或憂鬱。當疾病對患者心理產生負面影響,使其沒有精力或動力遵照醫囑及從事復健運動,又可能使病情進一步惡化。
讓生理和心理形成相互扶持的正循環
除了負面影響,兩者也存在正向的交互作用。例如,適度運動除了有益於心血管健康,也會刺激「 腦內啡」之釋放,進而改善情緒狀態;而均衡的營養攝取在維持身體健康運作之餘,還能夠支持腦部功能,進而有助於維持情緒的穩定。
相同地,促進心理健康的努力,如接受心理諮商等,也對生理狀態具有積極影響。許多研究發現,減壓技巧、冥想練習等,都可以降低壓力荷爾蒙的水平,有助於降低血壓、維持生理平衡。而正念冥想和情緒管理訓練,也有助於改善心理狀態,進而對生理健康產生積極作用。
因此,想要擁有理想健康的人生就應積極讓生理和心理之間形成相互扶持的正循環,而不是互扯後腿的破壞性關係。運動、適度的社交、均衡的飲食以及避免過度壓力等生活方式,均有助於建立一個良性的循環,使生理和心理健康保持在最佳狀態。
- How Your Heart and Mental Health Are Connected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