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本屆進博會上,鏈2500平方米的中國智造中國館是國家展中最具人氣的場館之一,那里集中展示了很多彰顯“中國智造”的起探展品。從一個個細小的尋輛新零部件,到最終鑄成“國之重器”,源汽這些展品的車小程背背后需要一條完整和龐大的產業鏈支撐。
總臺央視記者 高媛:在第六屆進博會的時旅中國館里,有不少和汽車有關的后密展品。在自動駕駛演示區拆解了一輛新能源汽車的鏈各個關鍵部分。紅色的中國智造部分就像是汽車的“大腦”,在自動駕駛時不斷作出決策。起探
生產一輛新能源汽車需要上萬個零部件,尋輛新而在10年前,源汽在這條產業鏈上仍然有很多斷點,車小程背與精密控制、時旅精密制造相關的控制系統、專用制造裝備等領域還是鏈上的短板。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如今,我國已經基本建立起涵蓋關鍵原材料、核心零部件,汽車制造以及汽車服務的完備產業鏈。僅在長三角地區,各個上下游企業就組成了一條完整的汽車產業鏈。一輛汽車從下單到下線的旅程,最快在4小時車程里就能夠跑完。
這個產業鏈是怎么轉動起來的?記者來到浙江寧波的一個汽車生產廠,一個個動力電池正源源不斷地從這里下線。
總臺央視記者 高媛:動力電池被稱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而15分鐘就是這輛車充70%的電所需要的時間,它的“秘訣”就是搭載了最新型號的電池。
短短10年,我國動力電池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躍升。2022年,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市占率超過六成,排在第一。而有了最關鍵的“心臟”以后,如何將它和上萬個零部件快速精準地組裝成整車也考驗著產業鏈上的制造工藝。
總臺央視記者 高媛:平均每1分鐘就會下線一輛車,在這個智慧工廠里,有1000多臺柔性機器人實現焊接100%自動化,這樣的智能制造能力就是它高效的“密碼”。
汽車是高度個性化、定制化的消費品。同時,又對快速和大批量的生產有著高要求。隨著人們對汽車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工廠的柔性化生產能力成為智能制造的核心體現之一。
柔性制造又是如何推動這條產業鏈升級的?不到2個小時,記者就從寧波的電池生產廠來到了位于上海臨港的這個整車生產線。這是一條“千車千樣”的智能化產線。
總臺央視記者 高媛:1秒鐘這是切換到一個新裝配程序的時間。前一秒還在生產一輛白車,后一秒就開始生產一輛黑車。一條生產線上,幾乎每一輛車都是不同的型號。
總臺央視記者 高媛:走完一輛新能源車的4小時旅程,仿佛看到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如今,我國新能源汽車已連續8年產銷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場份額超過60%。這背后,是一條不斷轉動的完備產業鏈,更是汽車企業鍥而不舍的創新精神。我國越來越完備的產業鏈正成為助推經濟發展的強大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