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RDV建筑工作室發布了“太陽石”項目(Sun Rock)的光電公樓圖片,“太陽石”項目是池辦它在臺灣地區為電力公司“臺電”(Taipower).設計的自給自足的辦公和運營設施。
該建筑位于臺中附近的組圖彰化濱海工業園(Changhua Coastal Industrial Park),將覆蓋傾斜的臺電光伏電池,用于儲存和保持可持續能源設備。設計
“太陽石”項目的光電公樓獨特之處在于它的圓形,MVRDV工作室開發了這種圓形,池辦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光伏覆蓋的組圖立面可以利用的陽光量來創造能量。
這棟建筑的臺電南面在中午面向太陽,將有一個大的設計表面積,并緩慢向下傾斜。光電公樓同時,池辦該建筑的組圖北側邊緣將被穹頂化,以最大限度地暴露在早晨和傍晚的陽光下。
MVRDV工作室和“臺電”的目標是讓大樓產生足夠的電力,使其能夠自我維持。它產生的任何多余能量都將被輸送到能源網。
MVRDV工作室的聯合創始人維尼-馬斯(Winy Maas解釋說:“我們在整個立面上覆蓋了光伏板,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能源收益,使其不僅能夠自我維持,用于自身使用,而且還能使建筑成為能源生產工具,將電力輸出到電網的其他部分。”
他說:“這是通過面板的最大效率定位實現的,因此,我們的設計完全是數字驅動的。當你讓分析成為設計的決定性部分時,看到結果總是很有趣的。”
除了儲存和支持設施外,“太陽石”項目還將包括辦公室、車間和公共走廊。
MVRDV工作室說,它是在“臺灣計劃向綠色能源過渡”的預期下建造的,希望反映能源公司“臺電”的目標。
維尼-馬斯說:“當然,我們的目標是使我們所有的項目盡可能可持續,然而,我們看到,項目可以超越自身的可持續性?!?/p>
“太陽石”項目的立面將設計成一系列褶皺,用于支撐光伏板和窗戶。目前的結構可以支持至少4000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
MVRDV工作室說,預計每年將產生近100萬千瓦時的清潔能源,這相當于燃燒85噸原油所產生的能源,足以使該建筑實現自給自足。
然而,該工作室正在繼續開發設計,以添加更多的光伏板,這樣該建筑每年可以產生高達170萬千瓦時的電能,從而為能源網做出貢獻。
“太陽石”項目內部將有一個稱為數據室的大中庭。這將充滿實時數據顯示“臺電”正在生產的可再生能源的數量。
大樓的一樓將設有公共走廊,可以看到“太陽石”項目的車間空間。這些車間將用于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葉片等綠色能源設備的維護。
“太陽石”項目將在大樓頂層提供完整的展覽空間,旁邊是供游客和“臺電”員工使用的綠樹成蔭的屋頂露臺。
MVRDV工作室希望,通過將走廊空間融入大樓,太陽巖將“不僅僅是一個運營和維護設施”。
MVRDV工作室說:“因此,這座建筑也是‘臺電’公開展示其對更綠色未來的雄心的重要溝通工具,”
總部位于鹿特丹的MVRDV工作室于1991年由維尼-馬-與雅各布·范里伊斯(Jacob van Rijs)和納塔莉-德弗里斯(Nathalie de Vries)共同創立。在其他地方,該工作室目前正在上海開發平臺式LAD總部,該總部也將覆蓋光伏電池。
(責任編輯: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