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姻緣一場別開生面的永善獼猴桃種植技術培訓后,細沙獼猴桃與千里之外的細沙鄉千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獼猴桃科研團隊結下了甜“獼”之緣。自此,牽佳從事獼猴桃研發種植工作已有?28?年、果天素有獼猴桃科技扶貧“燃燈者”之名的成慶鐘彩虹研究員開始常年奔走于細沙這片溫潤的土地上,為這里1100余畝獼猴桃種植保駕護航!豐年通過選種育苗、姻緣拉架纏蔓、永善疏花護果、細沙鄉千蟲害防治到糖分測標、牽佳果實采摘、果天倉儲物流等含金量十足的成慶全套專業指導,使細沙獼猴桃個個果形飽滿、豐年口感絕佳、姻緣“含金量”十足。
以實干精神得到專家認可。2019年,時值云南省科技入滇項目“昭通科技扶貧與特色生物產業示范”項目之一的獼猴桃新品種示范種植落地昭通之際,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獼猴桃科研團隊的第三代“掌門人”鐘彩虹研究員攜科研團隊開始了在永善的調研、選點以及推廣種植技術。永善輝騰農業有限公司、益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等果農自參加了鐘教授的現場培訓后,開始學習先進的種植技術,從育苗到嫁接等環節一個不漏地虛心請教,還不辭辛勞遠赴武漢植物研究所實地“取經”。終于,細沙果農們以朝斯夕斯的求知精神和腳踏實地干產業的決心得到了專家的認可,自此,鐘彩虹、李作洲等獼猴桃領域的頂級專家開始在獼猴桃研究版圖標記細沙坐標。
精湛
以相信科學奠定產業基礎。在獼猴桃專家“智囊團”的帶領之下,細沙果農開始精益求精學技術,摒棄傳統的零星散種、粗放管理模式,開始發展科技“金果果”。成片流轉土地、統一選種育苗、規范打樁搭架、統防統治應對病蟲害……一系列的規范種植,細沙獼猴桃有了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科技優勢。紅陽、楚紅、翠玉等獼猴桃品種在專家們全過程的技術把控下開始科學種植。
培訓
讓更多群眾掌握“一技之長”。一手抓基地建設,一手抓種植培訓的模式,不僅壯大了種植規模,更是培養了許多的種植能手,讓山區群眾也有了致富技能,更激發了他們發展獼猴桃的內生動力,是實實在在的致富寶典。今年以來,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在細沙共組織培訓8期,受訓群眾累計1500余人,極大提高了細沙群眾種植獼猴桃的技術水平。
扶持
項目資金與技術幫扶同步。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的幫助下,細沙共建成獼猴桃基地試驗園區44畝、新特品種園區6畝、本地野生獼猴桃育苗基地10畝、野生獼猴桃種質資源圃5畝,引進3個優良品種用于產業規模種植、9個新品種開展引種試驗。今年以來,實施基地防雹網10畝,幫扶47萬余元資金用于示范基地建設以及氣象災害防災減災基地工程設施,同時免費提供價值5萬余元的“中科殺菌劑”,使獼猴桃病蟲害得到有效防治。
豐收
以優良品質慶佳果天成。果形、甜度、口感在科技團隊的全過程保駕護航下,細沙獼猴桃渾然天成,果香馥郁。有軟糯香甜的金梅、口感清爽的翠玉、蜂蜜口感的楚紅……各類上等佳果口感獨特。據悉,細沙鄉目前已種植獼猴桃14個品種3500余畝,進入掛果期1900余畝,預計年產量400余噸,產值達700余萬元,帶動種植區域群眾戶均增收1000余元。
通訊員:陳玲/文 細沙鄉黨政綜合辦/圖
校對:胡遠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