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閱讀二十大精神,主動融入和服務云南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昭通之道全面貫徹落實昭通市委深入實施“六大戰略”、視界扎實做好“產、丨現城、場深村振成功人”三篇文章,挖昭切實助力鄉村振興,通鄉奮力闖出一條以產興城、興實型案以城聚人、踐典以人興業的閱讀“產、城、昭通之道人”融合發展的視界新路子,為奮力推進昭通跨越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丨現無疑是場深村振成功當下昭通社會各界關心關注的重要事件。最近,挖昭昭通日報社組織編輯出版的《現場》一書,對此有了集中鮮活的展現和回應。昭通日報社于2023年12月25日舉行“我和我的村莊”主題報道——現場·分享會,對剛剛出版還散發著油墨香的《現場》進行了分享,令人歡欣鼓舞。
在我看來,《現場》一書集中彰顯了昭通日報社記者們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現場》一書有3個亮點,即群策群力現態度、深挖細琢現深度、可學可用現溫度。
群策群力現態度
2022年10月,由昭通日報社社長馬永孝、總編輯呂翼總策劃,副總編輯曹阜金具體牽頭組織的“我和我的村莊”主題報道采訪團歷經365天,馬永孝、曹阜金、汪舒、莫娟、譚光吉、唐龍泉飛、毛利濤、田朝艷、文澤梅、劉靜濤10名記者深入11個縣(市、區)現場采訪,寫出21篇深度報道。其中,2人合作8篇、3人合作7篇、4人合作2篇、5人合作2篇、6人合作2篇。21篇報道陸續在《昭通日報》“閱讀昭通·深度”專欄隆重推出,并在社會各界引起較大反響。之后,昭通日報社再接再厲,將21篇報道結集匯編成《現場》一書。這21篇深度報道,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現了昭通鄉村振興探索出的新做法、新經驗、新成果,特別是在如何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任務落地落實落細方面開掘尤深。
將這些另類的“調研報告”匯編成冊,無疑也可看作昭通日報社通過2023年主題教育凝心鑄魂、具體為讀者辦實事的舉措之一。此外,主題報道采訪團成員在采訪中從靈魂上提高認識、從骨子里轉變作風、從能力水平上得到提升,實為昭通日報社主題教育的一大成果。如果說從策劃寫稿成深度報道是“前半篇文章”,發表出書實現成果轉換則是“后半篇文章”。既重視寫出深度報道,又重視成果轉換,體現了昭通日報社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一以貫之的堅定態度。
深挖細琢現深度
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強化農民增收舉措,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
《現場》里的21篇主題新聞報道,重在記錄那些與“三農”密切關聯的人同村莊的關系,呈現他們在推進昭通鄉村全面振興進程中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的經歷、思考和奉獻,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示范引領。
小切口、大文章,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篇篇精彩、篇篇好看。若從“產、城、人”來粗略劃分,“產”集中報道了大關縣“背篼圖書館”的扶貧先扶智、永善縣“華墾農林”的農旅融合、彝良縣“云中苗寨”的鄉村旅游、鹽津縣“萬畝茶香”的改造升級、昭陽區啊初嚕村的苗族文化傳承、綏江縣回望村“老老互助”的居家鄰里互助養老、鎮雄縣齊心村“明華山房”書香縈繞的質樸鄉風家風等;“人”則聚焦了水富市蘭花創業者周煌智的“愛蘭說”、大關縣董文淵教授的異地筇竹夢、鎮雄縣北漂青年汪義治的回鄉創業夢、巧家縣網紅吳大妹的家鄉宣傳情、魯甸縣科創企業家楊玉凡的艱難蛻變等;“城”則分散些,主要融入“產”和“人”的篇章中,但不管是回鄉創業者還是異地創業者,都把創業地作為家鄉,最典型的是異地創業者西南林業大學教授董文淵在大關縣“竹”夢30年,構筑百萬畝“筇海”,最終為大關縣贏得“中國筇竹之鄉”稱號的感人故事;而回鄉創業者中,從北京回到昭通、放棄自己熟悉的教培行業選擇投資農業的蘭州大學畢業生汪義治最為典型。這些篇章,從切口進入、謀篇布局、語言表述,都是通過采訪記者深挖后細雕的,是經得住推敲和盤查的。
可學可用現溫度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產業。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振興,產業振興離不開人才支撐,這是一個閉環邏輯。而現實問題是,農村勞動力輸出是一個增加收入的出口,因為各種境遇,因為鄉村振興政策的吸引,一些人慢慢會回到返鄉創業這個思路上來。
《現場》里的21篇深度報道,就是21個鮮活的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穩定增收的引路典型,這些充滿溫度的典型給予我們飽滿的力量。這些做法和經驗照抄照搬肯定不行,但是可學可用卻是實實在在的。比如水富萬花園藝場老總周煌智的“愛蘭說”:“蘭花的一個寓意是堅韌不拔,養蘭花的10年時間里,我學會了這種精神,這也是我最大的收獲。”永善縣華墾農林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老總肖奇貴的“顧客說”:“顧客需要什么,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生產什么,規模不要太大,但一定要做到品牌化、標準化、組織化。”云南為農農業咨詢有限公司法人汪義治的“難路說”:“坦途走的人很多,易走但很擁擠,走著走著就走不下去了。而坎坷的路走的人很少,但前路空曠,能一直走下去。”威信縣雙河鄉半河村村委委員陶曉旭的“變通說”:“我沒有積攢到財富,但我積累了人生閱歷,知道怎么去理解一件事,并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他們,大都是在外打過工、擺過攤、開過店的回鄉創業者,多種職業經歷的人生歷程讓他們學會了堅忍也懂得了變通。
從這些充滿智慧的金句中,我們不受益都難。這樣充滿溫暖的智慧金句,在書中還有不少。這些智慧金句背后的創業故事,更是一波三折,更是蕩氣回腸。這些金句讓我們即使在數九寒冬閉門閱讀,心里也是溫暖如春、開心快樂。
“歷史是昨天的新聞,新聞是明天的歷史。”總的來看,《現場》一書裝幀設計古樸大方,圖文穿插相得益彰,用隨筆式的詩性語言,聚焦昭通鄉村振興,穿點成線、連線成面,深度書寫昭通新時代山鄉巨變,充分展現了當下深度新聞作品該有的語言魅力和生命張力,是當前了解昭通鄉村振興、打造新時代“昭通印象”的不可多得的有態度、有深度、有溫度的鮮活教材,值得廣大讀者細細品味。
通訊員:艾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