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中國溫度不斷上升,藥店影響藥效不僅人們酷熱難耐,-烏藥店一些藥品如果得不到及時“降溫”也會“中暑”,市多從而失去藥效,家藥甚至產生副作用。店違店對此記者近日走訪了烏魯木齊市多家藥店后發現,規貯大多數藥店并沒有對一些有貯藏要求的藏藥藥品進行合理存放。
市民:低溫貯藏藥品并無冷藏
藥品對于貯藏條件具有一定要求,品藥這不僅僅是中國針對特殊藥品,很多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藥店影響藥效藥品也有貯藏條件,如胃藥、-烏眼藥水、市多感冒藥等。家藥由于對藥品貯藏條件的店違店不重視,市民經常購買到超溫貯藏的藥品。
7月30日,家住烏市五星路的劉女士在家門口的一家藥店購買希刻勞頭孢克洛干混懸劑時,營業員直接從貨架上拿了一盒給她。劉女士說:“因為這個藥我以前使用過,是醫院醫生開給我的,醫生告訴我必須在20℃以下貯藏,否則藥效會失散。當天烏市氣溫是25℃左右,藥店里溫度至少在28℃以上,遠遠超過了這種藥的貯藏溫度。”
隨后,劉女士給記者看了她以前購買希刻勞頭孢克洛干混懸劑時留下的包裝盒,上面貯藏一欄寫著:藥品陰涼貯存區(20℃以下)。但像劉女士這樣,在購買藥品時注意貯藏條件的市民并不多,很多人在藥店店員推薦藥品后只會看療效,并不會注意藥品貯藏是否正規。
夏天,在購買眼藥水、感冒藥(貯藏條件20℃以下)等常用藥時,藥店的貯藏是否合規?對此問題,記者在烏市街頭隨機采訪了20名市民,90%以上的市民表示購買時營業員是直接從貨架上取貨,并沒有冷藏。
藥店:溫度高點不影響藥效
8月2日,記者對烏市迎賓路和紅山周圍等十家藥店進行了調查,發現每家藥店都配有冷藏柜和冰柜,但里面一般只貯藏對溫度要求十分高的藥品,如菌制劑等活性藥物和遇高溫極易變形的栓劑膏劑類藥物。而那些同樣有貯藏要求的常用藥卻被擺放在了貨架上。
在烏市迎賓路一家藥店,記者以眼角膜發炎為由,表示需要購買眼藥水。店員向記者推薦了3款眼藥水,均從沒有任何冷藏設備的貨架上取出,其中有兩款眼藥水明確標注著:20℃以下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