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去年12月份聯手新奧能源要約收購中國燃氣以來,收購石化各方資本聯手炒作,中燃增難被指有中石油幕后推手的度中北控集團,5月份以來更以最高4.10港元的辟蹊價格頻頻增持中燃成為第一股東,重重阻力之下中國燃氣已非誘人蛋糕。徑布局天為拓展天然氣銷售業務,然氣中石化日前另辟蹊徑收購兗州綠源49%股權,產業邁出布局天然氣全產業鏈的收購石化重要一步。
中燃遭“爆炒”收購難度大增
據了解,中燃增難2011年12月13日,度中中石化及新奧能源聯合發布收購要約,辟蹊以每股3.5港元、徑布局天總價167億港元收購中國燃氣全部股份,然氣其中新奧和中石化分別承擔收購費用的產業55%和45%。其時要約收購價已較中燃停盤時不足3港元的收購石化股價,溢價25%左右。
但隨后中燃創始人劉明輝、富地石油、韓國SK集團、德意志銀行等主要股東,紛紛大幅增持中燃股票,今年5月份以來,北控集團也加入戰團,以3.68-4.1港元多次增持,目前以17.959%的持股比例,超過富地石油成為中國燃氣第一大股東。
據中國商報網報道,截至6月末英國富地石油持股比例也增至17.67%。另外,韓國SK集團還持有中國燃氣15.33%的股份,目前為中燃第三大股東。三大股東持有的中國燃氣股份總額已達50.959%。其中富地石油和SK集團都聲稱看好中燃的長遠發展,不會選擇接受要約。而以遠高于要約收購價增持,又被業內人士認為背后有中石油推手的北控集團,顯然接受要約收購價的可能性也不大。
另外中國燃氣公布截至2012年3月31日年度業績,純利升52.4%至9.5億港元,收入升19.4%至189.33億港元,每股盈利0.22港元。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截至7月3日收盤,中國燃氣股價為3.870港元,高于中石化要約收購價0.37港元。
中石化另辟蹊徑收購兗州綠源
中國燃氣股價扶搖直上,而且收購牽扯利益方眾多,阻力重重,收購前景黯淡,為加緊布局天然氣全產業鏈,中石化日前收購兗州綠源49%的股權。
中新網能源頻道從中石化網站了解到,中國石化泰山石油和龍禹壓縮天然氣有限公司與自然人劉國慶、賀慶國、王麗珍、任萬平、徐耀飛于2012年6月19日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及《股權轉讓補充協議》,收購上述5位自然人持有的兗州綠源100%股權,收購股權總價款為人民幣1676.33萬元。
其中,公司收購兗州綠源49%股權,需支付收購股權價款為人民幣821.40萬元;龍禹公司收購兗州綠源51%股權,龍禹公司需支付收購股權價款為人民幣854.93萬元,上述五位自然人與公司及公司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在產權、業務、資產、債權債務、人員等方面的關系不存在關聯關系。該交易不構成關聯交易。
盡管此次收購規模并不大,但是中石化在收購中燃遇到阻力后,再次布局天然氣全產業鏈的重要一步,是中石化積極尋求中下游的擴張機會,拓展公司下游天然氣銷售業務,為中上游成長作鋪墊的一種表現。
據金銀島提供數據顯示,由“十二五”規劃草案初步定的2015年我國天然氣供應結構為國產1700億立方米、凈進口900億立方米。由此可見,到2015年我國天然氣消費目標約為2600億立方米,消費量年均增速將達到25%以上。
而且天然氣價改加速推進,煤層氣、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利用也在提速,天然氣市場未來潛力巨大,為了爭食這塊“蛋糕”,中石化將在天然氣領域不斷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