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1日專電 新華社記者華曄迪、回回落羅宇凡、升專勢桑彤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日發布數據顯示,家稱經濟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7%,預示在連續三個月回落下滑后再度出現回升,放緩較上月升0.5個百分點?;鼗芈?/p>
專家指出,升專勢PMI指數小幅回升預示經濟增速回落勢頭已顯著放緩,家稱經濟中國經濟不會出現深度回調,預示不過,放緩需要關注購進價格指數大幅提高可能對企業成本形成較大壓力?;鼗芈?/p>
PMI指數小幅回升符合市場預期,升專勢此前包括中金公司、家稱經濟宏源證券在內的預示一些研究機構就預計PMI有望結束連續回落態勢。PMI指數在過去的放緩5月、6月、7月連續三月回落,并在7月創下17個月來新低,報51.2%。
制造業PMI是一個綜合指數,按照國際上通用的做法,由5個主要擴散指數加權而成。通常PMI指數在50%以上,反映經濟總體擴張,低于50%,反映經濟衰退。
二季度以來,中國經濟增長率出現回落,一度引發市場對中國經濟未來走勢產生擔心。
“PMI指數小幅回升預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深度回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分析指出,從支持經濟增長需求因素看,今年以來外貿出口強勁恢復,消費增長大體平穩,投資增速有所回落,但增長水平仍然在20%以上,受這些因素支持,中國經濟增長未來不會大幅度回落。
應該看到的是,PMI指數回升存在一定的季節性因素。持續跟蹤PMI指數的宏源證券高級研究員何一峰在對PMI指數進行季調分析后指出,PMI指數止跌回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季節性因素。其實,季調后的PMI指數較上月依然回落,不過跌幅僅有0.03點,表明經濟回落速度顯著放緩。
歷史數據顯示,2005年至2009年,8月PMI指數均較7月份有所上升,且除2008年外,升幅多高于0.5個百分點。 當日公布的分項指數顯示,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購進價格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較上月有所上升,其中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升幅超過1個百分點;產成品庫存指數、采購量指數、進口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回落,其中產成品庫存指數回落幅度為3個百分點。
對此,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表示,此番PMI回升主要受需求類指標回升拉動,顯示經濟穩定增長趨勢有需求基礎;與此同時,生產類指標回升勢頭相對較小,表明相關部門包括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等宏觀調控措施效果有所顯現。
蔡進進一步指出,需求類指標增速相對供給類指標更快,顯示總需求與總供給正向著更為平衡的方向發展,這也是經濟保持平穩發展的重要基礎。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分項指數中的購進價格指數本月出現急速上升,升幅達到10.1個百分點。張立群表示,需要密切關注該指數的大幅提高,這可能對企業成本形成較大壓力。
何一峰說,在分析季調后的PMI購買價格指數可以看出,該指數并非8月才出現反彈,事實上,反彈從7月份就已開始,主要原因是鐵礦石價格上漲帶動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升高。與之對應的是,同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RB指數)也出現顯著上漲,由6月底的約421點升至8月底的455點。
交銀國際分析師李苗獻也認為,購進價格指數大幅上升主要是由于上游礦產、有色鋼鐵等價格上漲帶動,預計8月PPI可能會出現止跌反彈,CPI則可能繼續維持高位。
關于PMI指數后續走勢,何一峰認為,在未來沒有新的正面或負面因素沖擊的情況下,PMI指數有望維持幅度不大的回升勢頭。李苗獻認為,9月還將持續反彈趨勢,預計下半年PMI都將維持在50%分界線以上。
蔡進則指出,PMI回升有助于緩解各界對于經濟增速回落的擔憂,但此番回升并不代表PMI指數進入快速上升通道,未來維持溫和增長態勢的可能性較大。
1日同時公布的匯豐中國制造業PMI指數也終止了此前連續兩個月的下降狀態,創3個月以來新高,達到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