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河南多地發現隱翅蟲#
這一話題沖上熱搜
評論里不少網友
都表示被隱翅蟲叮咬過
隱翅蟲是隱翅一種帶有強酸性毒液、紅黑相間的蟲的蟲更小蟲子,身長0.6cm~0.8cm,毒液當心形似螞蟻。堪比夏秋季常見,硫酸八九月份為活動高峰期。其實蟲體各段均有毒素,隱翅為強酸性,蟲的蟲更PH值1-2,毒液當心所以被稱為“飛行的堪比硫酸”。
隱翅蟲有趨光性,硫酸夜間會向燈光處飛行,其實晚上蟲子可以通過開放的隱翅門窗進入室內,從而對皮膚造成損害,蟲的蟲更稱為“隱翅蟲皮炎”。毒液當心
隱翅蟲皮炎有哪些癥狀?
隱翅蟲皮炎好發于面部、頸、四肢及軀干等暴露部位。有人認為只要被隱翅蟲叮咬就會患隱翅蟲皮炎,其實不然。隱翅蟲皮炎是由隱翅蟲體液中的毒素與人體皮膚接觸引起的。
由于毒液的強酸性,接觸到人體皮膚數小時到2日后,接觸部位就會出現像“化學燒傷”的表現,出現條狀或片狀水腫性紅斑,紅斑上可以出現丘疹、水皰及膿皰。若發生于眼瞼或外陰可有明顯腫脹。患者有瘙癢、灼痛和灼熱感。病程約1周,愈后可以留下暫時性的色素沉著。
遇到隱翅蟲怎么辦?
◇為了避免碰到隱翅蟲,在戶外應做好皮膚防護,在郊外游玩可噴灑驅蚊劑;晚上應關好窗戶,避免隱翅蟲飛入房間。
◇發現隱翅蟲停留在身上,不要拍打,要盡量避免接觸,將它吹落或抖落,再用腳踩死。
◇如果手快已經拍了蟲子,毒液已經滲出,應立即用堿性肥皂清洗接觸部位,必要時外用抗感染及激素類藥膏。
◇如果出現明顯紅斑、膿皰等表現,應立即就醫。
盡管一些圖片上,隱翅蟲造成的傷害觸目驚心,但實際上遭受隱翅蟲危害的幾率并不高。隱翅蟲科幾乎是鞘翅目中物種數量最多的一個科,只有極少數種有可能對人體造成影響,其中最可能造成傷害的就是毒隱翅蟲。而且除非不慎碾揉它們的身體,一般不會在皮膚上造成傷害,也沒有傳播風險,大家不需要過度緊張,反而是這些有傳播風險的病蟲害,我們要多多留意!
常見的病媒生物有哪些危害?
01
蚊
蚊類傳播的疾病統稱蚊媒病。我國流行的蚊媒病主要有瘧疾、絲蟲病、登革熱。經過長期的防治,前三種疾病的發病率目前已大大下降。目前,登革熱主要以輸入型病例為主,中原地區并無相關病例。
淡色庫蚊和致倦庫蚊是班氏絲蟲病的傳播媒介,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可傳播登革熱,按蚊可傳播瘧疾。
02
蠅
蠅類到處亂飛,喜歡在垃圾、糞便上爬行,又喜歡飛到人類的食物上,因此機械性傳播病原體是蠅類傳播疾病的主要方式。
蠅類能攜帶100多種細菌、30多種原蟲、20多種病毒。蠅傳播的疾病以消化道疾病最為常見,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節。主要的傳播疾病的蠅種以家蠅、大頭金蠅等為主。
03
蟑螂
蟑螂可攜帶能致病的細菌、病毒、原蟲、真菌以及寄生于蠕蟲的卵,并且可作為多種蠕蟲的中間宿蟲。
蟑螂已被證明攜帶40余種對脊椎動物致病的細菌,引起痢疾和小兒腹瀉的志賀氏痢疾桿菌,引起腸道感染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蟑螂還可攜帶蛔蟲、蟯蟲等多種蟲卵。
04
其他
蚤類通常稱跳蚤,不僅叮人吸血,而且能傳播鼠疫、鼠源性斑疹傷寒疾病。
虱類晝夜吸血引起皮膚瘙癢、過敏,而且可傳播流行性斑疹傷寒、戰壕熱、回歸熱等疾病。
蜱、螨類種類繁多,分布極廣,其中很多種類與人關系密切。寄生于人體的蜱、螨通過刺叮吸食人血,引起皮膚過敏,并傳播森林腦炎、出血熱、回歸熱和恙蟲病等,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如何防范常見病媒生物的危害
預防為主,定期清理家庭衛生死角。從個人家庭角度來說,定期清理家庭衛生死角,特別是水池、衛生間、墻角、下水道口等隱蔽場所,保持臺面干燥不留積水,每天清理產生的廚余垃圾,能夠有效預防家庭滋生病媒生物,防止蠅蟲孳生。
來源:健康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