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院壩會金山銀山。金沙江畔的閱讀巧家縣金塘鎮梨樹村,把產業建在支部上,昭通紅色的黨建信念歷久彌新,綠色的丨黃葛樹路子越走越開闊,一條綠色發展廊道上,院壩會路通人和、閱讀村美民富……
黃葛樹下召開“院壩會”。昭通“今天,黨建我們在這里開個‘院壩會’,丨黃葛樹并不是院壩會‘大樹底下好乘涼’,而是閱讀要在黨這棵‘參天大樹’下,提振干事創業的昭通精氣神,認真對照主題教育的黨建計劃書、作戰表、丨黃葛樹路線圖,帶領群眾發展致富!” 近日,巧家縣金塘鎮梨樹村黨總支召開黨員大會,昭通市水電移民工作辦公室負責人簡單幾句開場白后,圍坐在村委會院壩黃葛樹下的黨員展開了熱烈討論。
“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在我們村就是要創新創造,以黨支部帶動合作社,要鼓勵更多人參與進來,吸引更多有實力的企業投資創業,把我們村綠色生態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我們村要大力發展火龍果、芒果、蠶桑等綠色生態產業”“我們要發展更多有見識、有水平的年輕黨員,參與到村集體產業中來,帶領群眾發家致富!”“我家有10多畝地,今年想改種火龍果,請黨總支協調一點苗木!”“這幾年,種水果的群眾逐漸增多了,村里的蓄水池不夠用了,呼吁解決一下!”
……
初秋,微風不燥,熱烈不減。村委會院壩里的黃葛樹是一棵樹齡超過100年的大樹,是當地特有的樹種。金沙江畔的巧家這樣的大樹很多,綠色的樹葉在陽光下泛著光,蒼勁的樹干向天伸展,樹枝不斷擴展。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圍繞黨支部引領、基礎設施改善、產業升級、綠色美麗鄉村建設等發表意見、建議。
697戶2065人的梨樹村,村黨總支下設3個黨支部,40名黨員。堅持“紅色為底、綠色為襯、發展為要”的發展方針,小小的村莊卻有不一樣的雄心。
梨樹村的產業模式以勞動力輸出為主,農業產業只占30%左右。很多青壯年外出務工,良田好地無法有效發揮作用,村黨總支在多次召開黨員會、群眾會后,決定以黨總支為龍頭,實行“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的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整合土地資源,大力發展經濟林果產業,搞綠色循環種植模式。
火龍果產業已成為梨樹村的支柱產業,按照合作經營模式,村里整合了500畝土地,與企業合作種植、銷售。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以項目招商,企業以資金和技術入股,老百姓實現就近務工。火龍果種植基地建起來后,實現了科學種植和銷售模式拓展,近年來,市場穩定,逐漸銷往省內外,作為主要產業的火龍果種植實現群眾、企業和村委會三方共贏的良性發展。
2022年,合作社支付零散季節工報酬80萬元,加上群眾種植桑樹、芒果等經濟林木、林果,全村人均年收入達13700元,年收入增長12%。今年,隨著火龍果、芒果采摘接近尾聲,蠶桑產業正進入收尾期,村民人均收入預計達15000元。
看到家鄉逐漸發展起來,返鄉創業的人越來越多。從事多年建筑的李現依是一名老黨員,在縣城和集鎮上承包了一些工程,長期有幾十人跟著他務工,村民就近務工,收入開始穩定起來;村黨總支副書記余相富在縣城開了一家火鍋店;村民騰傳敏是養蠶專業戶,近年來,她帶動村里不能外出務工的群眾,發展桑蠶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村里現在已經可以養殖800張蠶床,每年收入近100萬元;芒果錯季種植探索啟動……
群眾收入在持續攀升,梨樹村黨總支書記李德銀心里卻有一根線牽著——村里的黨員都是老黨員了,年輕人外出務工后,年輕黨員發展成了一個難題。2022年,一名創業青年入黨后,帶領群眾探索直播帶貨,品質出眾的火龍果、芒果實現了線上銷售;今年初,一名外出返鄉創業的年輕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隨著產業形態的豐富,我們村農民專業合作社,除了支付必要的費用外,將利潤主要放在基礎設施改善和產業升級上。”李德銀說,村里正在謀劃“水果上山”,村里打通這些制約產業發展的因素后,2000畝的芒果種植將陸續實施,500畝火龍果基地將實現標準化種植,300畝桑樹將套種于芒果樹間。
昭通日報記者:楊 明 蘇 秀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