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當下中國推行的威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影響,中國產煤大區內蒙古的供給革顯古煤煤炭產量持續出現負增長。7日,側改產煤產量長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獲悉,大區2016年以來當地原煤產量排在前3位的內蒙鄂爾多斯市、錫林郭勒盟、負增呼倫貝爾市均呈下降態勢。威力
在煤炭領域,供給革顯古煤內蒙古官方推行的側改產煤產量長“供給側改革”除了對未經國家核準等基本建設手續不全的煤礦,一律責令停工停產外,大區最重要的內蒙是煤炭行業限制產量政策的跟進。目前內蒙古全區300多處非央企生產煤礦企業的負增年產能減少了6000多萬噸,縮減產量16.05%。威力
內蒙古統計局最新消息稱,供給革顯古煤受政策影響,側改產煤產量長前4月內蒙古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累計生產原煤27477.50萬噸,同比下降9.2%。
內蒙古經濟專家蓋志毅在接受采訪時稱,內蒙古煤炭產量之所以出現負增長,說明中國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實施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發揮了作用。
資料顯示,內蒙古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礦”之鄉,中國五大露天煤礦內蒙古有四個,其中霍林河煤礦是中國建成最早的現代化露天煤礦,準格爾煤田是中國最大的露天開采煤田。在過去的十年,內蒙古因煤而富,但從2012年迄今當地煤炭經濟一度跌入谷底,煤炭產量持續下降成為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