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原創 章鷹
2月15日,固態固態在第二屆全固態電池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電池定比電池深圳比亞迪電池有限公司CTO孫華軍表示,時間上車比亞迪將在2027年左右啟動全固態電池批量示范裝車應用,表已2030年后實現大規模上車。亞迪
2月17日,豐田利元亨公告表示,計劃公司已經實現了全固態電池量產全線工藝覆蓋,年全形成包含整線解決方案及關鍵工段設備的固態固態綜合能力,預計2026年或有批量固態電池進入裝車測試階段。電池定比電池
國內外全固態電池產業加速發展
固態電池的時間上車技術路線在日本、韓國、表已美國和中國廠商當中,亞迪采取不同的豐田方法和時間進度。中國科學院院士、計劃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最新闡述了技術路線圖:基于硫化物電解質的第一代全固態電池預計在2025-2027年實現量產,能量密度達400Wh/kg;第二代產品將在2027-2030年期間量產,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第三代產品則計劃于2030-2035年推出,目標能量密度突破600Wh/kg。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曾表示,研發全固態電池的關鍵,在于對材料和化學體系的研究,其中最難的就是“固-固界面”問題。在全固態電池研發上,寧德時代堅持硫化物路線,在近期已進入20Ah樣品試制階段,預計2027年可以小批量生產全固態電池。
日本企業在固態電池的進展也十分激進。2024年6月17日,TDK宣布開發出氧化物全固態電池“CeraCharge”第二代,可實現750Wh/L體積能量密度,不封裝狀態下可達1000Wh/L,比第一代“CeraCharge”高100倍。TDK表示該產品可達1000次循環,預計將應用小型消費電子產品,樣品將于2025年開始問世。
此外,松下與豐田成立了一家固態電池企業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 Inc.,計劃2027年開始為豐田提供固態電池。
據韓國媒體ELEC報道,三星電機CEO在CES期間宣布,計劃在2025年提供固態電池原型,并且在2026年擴大使用產品。三星電機的固態電池也是基于硫化物路線,可以制造成各種尺寸,它可以取代可穿戴設備等小型科技設備中的鋰電池。
固態電池產業化的三大挑戰
車載電池是純電動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占到生產成本的3成左右。為了撐起純電動汽車的價格競爭力,特斯拉和比亞迪正在推進電池自產化。
固態電池作為下一代電池技術的重要方向,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長壽命等優點,被認為是未來電動汽車的重要能源解決方案,不過,固態電池產業化存在不確定性。
從經濟層面看,固態電池原材料成本高,部分原材料沒有實現量產,像鋰硫化物價格是碳酸鋰的5至1倍,導致固態電池成本遠高于傳統鋰電池。二、生產設備投入大;三、生產工藝復雜,產業鏈不完善。固態電池整體產業鏈尚不完善,上下游協同不足,固態電解質、負極等環節尚未形成規模化供應,無法滿足大規模生產需求。
近日,豐田汽車宣布在固態電池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能夠實現充電10分鐘、續航1200公里。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全球汽車行業的關注。但是,豐田汽車給出固態電池量產最早要在2027年,續航距離為現有新能源汽車的2.4倍,可以行駛1200公里的量產車。中國上汽集團的高端EV品牌“智己汽車”計劃從2027年開始搭載全固態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