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 言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 號)明確指出,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是高等職業院校改善辦學條件,彰顯辦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點。因此,要“緊密聯系行業企業,校企合作,不斷改進實習、實訓基地條件”。這是高職院校推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關鍵,也是高職院校實習、實訓條件建設的主導方向 [1]。
1 物聯網工程實訓室建設必要性
全球物聯網應用增長態勢明顯,萬物互聯時代開啟。在我國,“互聯網 +”戰略格局背景下的物聯網產業,已經具備了前所未有的推動條件,正由全面布局和規劃階段逐步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物聯網是我國工業 4.0 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個發展領域 [2]。物聯網也是“中國制造 2025”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3]。物聯網作為信息技術的典型代表,在全國范圍內呈現加速發展的態勢。不同行業和不同類型的物聯網應用的普及和逐漸成熟推動物聯網的發展進入萬物互聯的新時代,由此帶動產業的迅速發展,平均每年帶動新增就業100 萬人以上 [4]。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絡統計分析,2017—2020 年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高職人才每年需求年均增長 150 萬人以上,但每年全國高職院校應屆畢業生人數約為90 萬人,供求差距較大 [5-7]。
物聯網產業是重慶市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慶是國家物聯網產業基地 [8]。《重慶市物聯網發展藍皮書(2017)》指出,2017 年,重慶市物聯網產業核心產值達411.8 億元,同比增長 36.9%。預計到 2020 年,重慶市物聯網核心產值將突破 1 200 億元,重慶作為中西部地區物聯網產業發展的主要代表之一,尤其在軟件、傳感器、信息服務等領域發展迅猛,成為第四大產業基地 [9-10],物聯網工程應用的人才需求缺口大。
2 物聯網工程實訓室建設方案與實施
物聯網工程實訓室建設具體包括專業定位分析、專業課程與現有實訓條件分析、實訓室建設目標、實訓室建設內容及建成應用成效五個方面內容。
2.1 專業定位分析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于 2010 年初建物聯網專業,是全國最早開設物聯網專業的學校之一,是國家骨干校建設項目的重點建設專業,并于 2014 年通過國家教育部驗收,達到良好水平。本專業以智能家居、智慧社區、智慧物流、智慧農業為重點方向,培養具備物聯網設備安裝調試與維護,物聯網工程項目運營管理與維護和物聯網系統開發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2.2 專業課程與現有實訓條件分析
本專業主干課程有 :傳感器安裝與調試、自動識別產品安裝與調試、網絡設備安裝與調試、物聯網工程布線、物聯網工程實施與管理、Android 應用程序開發、DotNet 可視化程序設計、單片機開發等。目前該專業其他實訓條件較為完善,物聯網工程與傳感器安裝調試課程的實訓條件則較為簡陋,不能滿足物聯網崗位能力培養的需求。截至 2017 年11 月,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在校學生 400 多人,該專業的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趨勢,學生報考踴躍,就業形勢良好。但是,隨著招生規模變大,物聯網技術發展和更新較快,早期的實訓條件已不能滿足教師教學和學生實訓的要求。
2.3 物聯網工程實訓室建設目標
基于上述分析,物聯網工程實訓室的建設,應在物聯網三層架構基礎上,云平臺和數據分析、行業應用方面,衍生至物聯網整個產業鏈,以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物聯網核心課程教學、學生實訓提高為目標,建立一個完整、基礎的實訓架構體系。實訓室的建設須支撐人才培養方案中的相關課程,見表 1 所列,達到以下目標 : (1)能夠滿足院校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要求 ; (2)能夠支撐專業傳感器安裝于調試課程教學和實訓 ; (3)能夠支撐物聯網專業相關的課程教學和實訓 ; (4)滿足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物聯網相關賽項技術兼容,將大賽資源用于課堂教學 ; (5)滿足物聯網專業職業技能鑒定的認證和考試。

2.4 物聯網工程實訓室建設內容
建設 6 組智慧社區操作臺、分組布局圖及組內接線拓撲圖如圖 1、圖 2 所示,每組可容納 8 名同學操作,給學生搭建一個物聯網智慧社區以及安防的真實環境,模擬真實物聯網項目,讓學生融入物聯網的環境之中進行學習和實訓。本實訓室可容納 40 ~ 48 名學生同時進行實訓。

2.5 物聯網工程實訓室建設效果
實訓室建設完成后,物聯網專業教學條件、實訓條件顯著改善,效果如圖 3 所示。其能更好地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項目式教學 ;能舉辦區域內相關培訓和職業資格鑒定服務(2019 年初已舉辦重慶市職業院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培訓);學生學習興趣顯著提高,學生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學校專業品牌度、知名度有一定提升。

3 結 語
物聯網工程實驗室建設優化了學校的資源配置,為學校物聯網、電子、自動化控制等專業提供了更多的培訓項目,滿足了學校多個專業的教學和實訓的需要 [11]。實訓實驗室建設提高了物聯網專業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水平,也為相關專業的實踐應用架構了平臺,能夠讓學生真實體現生產需求、項目設計、項目實施、市場標準、團隊合作,實現物聯網工程應用類課程的一體化教學。物聯網實訓實驗室的建設緊緊扣住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為物聯網相關企業培養合格適用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