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引發的昭通火災事故頻發不斷,廣受關注,技防電動自行車管理已然成為社會面火災防控工作的人防重點難點。為深度運用新興信息技術,雙管加強火災隱患預警預防能力,齊下全關實現消防安全“傳統人防”與“智能科技”相結合,把好近日,電動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縣,車安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隊選取紅光易遷安置區為試點,云南免費為8棟高層住宅電梯加裝了電動自行車阻車系統,昭通利用技防手段防范電動車進電梯,技防將消防安全隱患“拒之門外”。人防
在紅光易遷安置區,雙管工人師傅正在安裝電動自行車阻車系統。齊下全關居民老吳在這里住了4年了,據他描述經常遇見將電動車推進電梯的情況。“這幾年電動車在電梯內、樓道間燃爆的案例太多了,不讓電動車進電梯是對的,有了這個阻車系統,我們住得也安心。”老吳高興地說道。
在安裝了電動自行車阻車系統的電梯內,工作人員進行了現場演示,當工作人員將一輛電動自行車推進電梯時,系統即閃爍信號燈,并響起一陣急促的報警聲,提醒電動車不能入內,同時電梯也會停止運作,待工作人員將電動車推出后,語音提示停止,電梯門關閉,電梯也恢復正常運行。
“我們轄區人口密度大,對于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的問題,以往只能通過“掃樓”進行管理,難度大、效率低,現在安裝了阻車系統大大降低了我們的管理難度,有效阻止電動車入戶充電,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我們也將引導居民將電動車就近停放、規范充電。”紅光社區副書記朱再奎說道。
在通過“技防”手段抓好火災預防的同時,昭通消防也充分發揮“人防”的作用,將宣傳教育培訓作為增強群眾消防安全意識的重要抓手。“電動車車體大部分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燒速度特別快,短時間內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所以您一定不能存在僥幸心理。”在剛剛結束的國慶假期,昭通各地消防救援隊伍以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停放充電設施建設等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政策為主,積極發動基層網格員、消防志愿者、消防站人員深入居民社區,或在人流聚集地“擺攤設點”,面向居民群眾、快遞外賣從業人員等重點人群宣傳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范圍內共發放、張貼電動車“以舊換新”資料、海報20000余份,廣泛開展入戶充電、飛線充電危害性的宣傳教育8000余次,營造了全社會防范電動自行車火災的濃厚氛圍。
消防安全連著千家萬戶,事關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也關乎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今年以來,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隊一直立足電動自行車專項整治工作,不斷探索智慧設備賦能,從安裝在電動自行車停車棚的消防簡易噴淋裝置,再到如今電梯里加裝的電動自行車阻車系統,昭通消防一直立足實現火災精準防控、精準預警、精準處置,實現“技防”“人防”共同發力,構建全市消防安全網,為群眾創造安全舒心的居住環境,以實際行動增強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通訊員:李夢菲 劉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