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疫苗有關長春長生狂犬疫苗造假、風波發酵百白破疫苗效價不合格的持續問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古以來疾病就是何正人類生存與健康的重要威脅,在悠久人類歷史長河中,疫苗人類一直在尋找可以戰勝各類疾病
摘要:
近日,風波發酵有關長春長生狂犬疫苗造假、持續百白破疫苗效價不合格的何正問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古以來疾病就是疫苗人類生存與健康的重要威脅,在悠久人類歷史長河中,風波發酵人類一直在尋找可以戰勝各類疾病的持續方法。直到疫苗的何正出現,為人類防治疾病開創了新局面,疫苗通過接種疫苗,風波發酵人類至今徹底消滅了天花,持續脊髓灰質炎病例也降低了99%,流行性腮腺炎、白喉、麻疹、流腦、乙腦、甲肝等疾病患病率顯著下降。
疫苗作為人類醫學的重大突破,是怎么被發明的?接種疫苗是怎樣讓人產生抗體?接種疫苗會有風險嗎?
第一疫苗牛痘是如何誕生的
民間過去有“孩子出過疹和痘,才算解了閻王扣”的說法。“疹”即麻疹,“痘”為天花,意思是說,孩子出生后,經過麻疹和天花的考驗,才算真正成活下來。天花曾經是最恐怖的人類殺手,其恐怖之處在于:通過空氣傳播,傳染性極強,病死率高,幸存者的皮膚會遺留大量疤痕。一些歷史統計認為,天花曾至少造成1億人死亡,另外2億人失明或留下終生疤痕。
對于致命傳染疾病的防治,古代中醫邁出了第一步,成為世界免疫學的先驅。據史料記載,早在11世紀的宋朝時中醫就開始應用“人痘”接種預防天花,明末清初人痘接種術就相當普遍了。人痘接種術方式較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旱苗法,把痘痂陰干研成細末,用銀管吹入被接種兒童的鼻孔里。
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周忠清表示,人痘接種法在人類免疫治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牛痘發明以前人類預防天花的有效方法之一,更重要的是它成為人工免疫治療的先驅。但此法不夠精準,安全性較差,有時還會引起天花,導致一些人因接種人痘感染天花死亡。
18世紀的英國醫生愛德華•琴納從中醫的做法中得到啟發,他進一步發現,英國鄉村一些擠奶工的手上常常有牛痘,而有牛痘者全都沒有患上天花。1796年5月的一天早晨,愛德華•琴納決定自己試試,他用清潔的柳葉刀在一個叫杰米的8歲孩子的兩條胳膊上劃破幾道,接種上牛痘漿。當這孩子從牛痘中痊愈后,愛德華•琴納又給他接種人痘,接種后的男孩全無天花癥狀,一個水泡都沒長(這個孩子未感染天花)。愛德華•琴納再“抓”23個人來做同樣的試驗,大家也都是同樣的反應。牛痘不會致命,該疫苗給人體接種后,只引起局部反應,并不造成嚴重損害,但能有效地預防天花。事實證明,這是預防生天花的正確而有效的途徑,牛痘疫苗從此產生了,并在世界上推廣,全人類都因此受益。1979年10月26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宣布,全世界已經消滅了天花病,這是醫學歷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疫苗是如何預防疾病
愛德華•琴納的成功開辟出了一個新的領域,這個新領域也就是免疫學,此后路易•巴斯德發明炭疽疫苗、狂犬疫苗,卡麥特和古林發明了卡介苗,白喉、破傷風類毒素、鼠疫疫苗、傷寒疫苗和黃熱病等數十種種疫苗的陸續研制成功。那么疫苗是如何預防疾病的?
當“病菌”(致病微生物)侵入人體時,身體就會產生一種抵抗這種“病菌”的物質,叫做抗體(如同精準導彈一樣)。不同的“病菌”會產生不同的抗體,稱為特異性抗體。“病菌”感染痊愈后,這種特異性抗體仍然存留在體內,持續時間有的達數十年,如再有相應的或相似的“病菌”侵入體內,這種特異性抗體就能保護身體不受這些“病菌”的傷害。
周忠清介紹,疫苗一般由已經低毒或者死亡的“病菌”(致病微生物)本身制成。注射微量的已死或低毒“病菌”可以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來消滅它們,這些抗體對于未來侵入的同種或相似的“病菌”也很有效。疫苗就是這樣幫助免疫系統留下對病菌的記憶,以便日后更容易地消滅威脅的“病菌”。“打疫苗就如同一場抗體與‘病菌’的戰爭的預演。先由小股‘病菌’入侵,人體產生特異性抗體,身體免疫系統熟悉入侵者(‘病菌’)特性。等到真正的大股‘病菌’入侵時,我們機體的免疫系統會迅速根據以往經驗,迅速做出反應,此時,特異性抗體就如同導彈一樣精準地打擊并清除入侵人體的‘病菌’。”
注射疫苗的風險大嗎?
其疫苗的本質是減毒的或滅活致病微生物,疫苗接種風險是一直存在的,即使是西方發達國家也無法完全避免。疫苗之所以是個好東西,只是因為疫苗的好處遠大于風險。
周忠清介紹,疫苗的風險有兩方面,一方面與疫苗本身有關,另一方面,與接種者身體狀況有關。接種疫苗后,常常會出現少數人有發熱、接種部位疼痛等身體不適。其實這些都是疫苗本身特性(帶有微弱的毒性)引起的接種后的一般反應。而過敏等比較嚴重的情況,發生率很低,對大多數人來說,疫苗是安全的。疫苗產生的不良反應,多發生在接種后的24~48 小時內,后期再發,或者產生后遺癥的可能性很小。對于免疫功能低者,比如先天性免疫缺陷者或使用免疫遏制的人,當他們接種疫苗后,這些弱毒性的“病菌”會超常地繁殖,會導致嚴重后果,甚至可能致命。
此外,正是由于疫苗有不良反應,一些疫苗接種也有明確的適應癥,不是人人都要接種的。以狂犬疫苗為例,人被犬、貓、狼等動物咬傷、抓傷后,需及時的接種狂犬疫苗。因為狂犬在醫學界稱為只可預防,不可治療的疾病,狂犬病一旦發生,死亡率幾乎為100%。但接種狂犬疫苗也有一定并發癥,一般不建議健康人群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