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推動新材料產業高端化、煤頭化尾綠色化、做好章融合化、大文集聚化發展——做好“煤頭化尾”大文章
日前,煤頭化尾第三屆淮南轉型發展大會舉行新材料產業對接會,做好章中安聯合“安徽省先進煤基高分子材料產業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大文年底前,煤頭化尾將完成博士后工作站設立申請并具備進站條件;5年內,做好章將建成長三角煤基高分子材料重要的大文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平臺,并爭創國家級研發平臺。煤頭化尾
“產研院由中安聯合牽頭,做好章四川大學、大文安徽理工大學、煤頭化尾安徽省煤炭科學研究院、做好章江蘇集萃先進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建。大文”安徽(淮南)現代煤化工產業園負責人薛永強向記者介紹,該院圍繞我省汽車、家電、新能源、電子通信、高端裝備等產業領域創新發展需求,引領安徽煤基高分子材料產業發展。
作為一座老工業城市,淮南將新材料產業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路徑之一。近年來,安徽(淮南)現代煤化工產業園瞄準化工新材料賽道,圍繞現代煤化工、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工三大主導產業,做好“煤頭化尾”文章,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奮力打造安徽特色新材料產業基地。
在投資267億元的中安聯合公司里,“黑”煤搖身一變成了“白”顆粒。該公司技術質量部副部長方宗順介紹,煤炭先經過7臺東方爐組成的裝置氣化,變換成液態甲醇,再經過甲醇制烯烴裝置,最終生成可用于家電、汽車等生產企業的聚乙烯、聚丙烯等白色顆粒。
淮南煤化工園區鎖定“固碳”新技術,引進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碳捕集綜合利用等項目,構建了中安聯合二氧化碳(碳排放)→淮南金宏碳捕集綜合利用項目(碳捕集)→普碳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項目(碳利用)→賽緯鋰電池電解液項目(碳產業鏈延伸)的循環低碳經濟產業鏈,形成了以產業鏈關聯為紐帶的產業集群。
近日,記者來到淮南賽緯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及配套原料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火熱的建設場景映入眼簾。
“項目投產在即,先行生產電池電解液主原料,后續生產電池電解液,預計年產值60億元以上。”企業相關負責人李波告訴記者,園區布局了中安聯合、金宏、普碳等上下游企業,形成了循環低碳經濟產業鏈。
2023年,淮南市出臺《新材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大力實施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工程、龍頭企業引培強化工程、產業發展生態優化工程,持續做優化工新材料、做強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做精生物醫用材料、做細先進金屬材料,推動新材料產業高端化、綠色化、融合化、集聚化發展。
“與傳統生產力形成鮮明對比,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薛永強告訴記者,園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
在安徽普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建設現場,年產30萬噸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項目(一期)建設正在快速推進。該項目入選國家《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一批)》,利用二氧化碳代替石油基原料,降低30%以上石油基原料的使用。一期項目建成后,將年產5萬噸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可以直接應用于聚氨酯領域,每年可有效利用二氧化碳約2.6萬噸。
如今,淮南煤化工園區的企業之間實現了物料互供循環:中安聯合煤化一體化項目生產的乙烯、副產碳五可作為安徽嘉璽碳四碳五綜合利用及苯乙烯項目的原料;安徽嘉璽的苯乙烯可輸送給淮南舜天公司生產樹脂,副產品氫氣供應給中安聯合作為甲醇生產原料,中安聯合同時向安徽嘉璽提供工業用氣體等,促進了資源高效、循環利用。
·記者手記·
淮南市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將新材料產業作為產業轉型破題的主要路徑之一,構建“零碳”產業鏈,打造“零碳”產業園,實現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終端產品轉化,為打造安徽特色新材料產業基地助力賦能。(安徽日報記者 柏 松)
《安徽日報》4月12日一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