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倆去K歌,連續唱了6個鐘頭,唱歌今天她就這樣了。第天”旁邊的嗓變小姑娘,指著咽口水的連續女伴告訴醫生。原來前一天,唱歌倆人結伴去唱歌,第天從早上9點進K歌房,嗓變下午3點結束,連續6個小時幾乎沒休息。唱歌
摘要:
在生活中,第天在周末的嗓變傍晚,三五個好友結伴去KTV唱唱歌,連續都是唱歌不錯的選擇。昨日,第天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來了兩位年輕姑娘,其中一位不停地咽口水,眼睛睜得老大看著醫生,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昨天我們倆去K歌,唱了6個鐘頭,今天她就這樣了。”旁邊的小姑娘,指著咽口水的女伴告訴醫生。原來前一天,倆人結伴去唱歌,從早上9點進K歌房,下午3點結束,除了上廁所、喝點飲料,6個鐘頭一直唱,幾乎沒怎么休息。
第二天早上,一條求助短信就發過來了:“我現在完全講不出話來,會不會變成啞巴,陪我去醫院看病。”經過一檢查,醫生發現失聲的那位姑娘的聲帶嗓膜充血腫脹,果然是因為長時間用嗓子導致急性聲音嘶啞。
“最近這段時間,唱歌唱出問題的患者還真不少,幾乎隔天會碰到一兩例。”市中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陳志凌說,主要是因為用嗓子太不科學。
人在說話的時候,聲帶每秒鐘振動上百次,而在大聲吆喝或者飆歌等暴力用嗓時,甚至能高達上千次。“這時,聲帶會拉得很緊,如果這時候你還抽煙、喝酒,相當于雙重刺激,聲帶怎么扛得住?”陳志凌說,這樣用嗓,很容易造成聲帶干澀、充血,聲帶會像失去彈性的彈簧,很難復原,息肉也會被刺激出來。
陳志凌告訴記者,在卡拉Ok發源地日本,有一種叫做“卡拉OK息肉癥”的病,專門指因為K歌過度、K歌時發聲不當導致的聲帶息肉。“聲帶息肉多為發聲不當或過度發聲所致,以前的病人,主要是老師、商販,而現在,我們這里也有越來越多的‘卡拉Ok息肉癥’患者。”陳志凌說。
“有時候,僅僅一次強烈的用聲就可能誘發息肉。”陳志凌說,這可不是聳人聽聞,咽喉是很嬌嫩的器官,需要好好呵護。即使是專業歌手,也經常會有這樣的困擾。
陳志凌建議,去卡拉OK唱歌,大家要做“聰明”的顧客:飲料較好選開水,要時不時抿兩口;潤喉的梨、西瓜等水果也不錯;唱完之后不要馬上喝冰飲料,也不要抽煙,避免刺激,盡量讓喉嚨處于放松的狀態,減少聲帶受傷的機會。
本報通訊員 徐尤佳 本報記者 丁潁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