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5點的三比云谷小區E地塊,東方剛剛浮現出魚肚白,武夷工人們就準備上工。新區來自四川廣安的開展王代國就是其中一個。“沒人要求不能早點工作”,勞動天蒙蒙亮,競賽他總是三比最早沖到工地的第一批工人,“早點工作,武夷爭取在10點半之前收班,新區下午大概4點左右再接著干,開展一直持續到晚上10點左右。勞動”
自從武夷新區開展“三比”勞動競賽以來,競賽從項目部到一線工人,三比建設的武夷熱情都被調動起來了。今年7月份以來,新區武夷新區圍繞“大干實干200天,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要求,開展對在施工單位比進度、比質量、比標準化;在設計單位比進度、比服務、比貢獻;在監理單位比進度、比質量、比管理;在業主代表比進度、比項目前期推進、比質量的全方位“三比”競賽活動。
“我們建立了完善的獎懲制度,在工程建設的最基層,采取‘包工’制度。”該項目負責人說,項目采用最靈活的“內部分包”方式,所有的工人都在正規的公司注冊,在保證施工人員個體素質的同時將工程量逐層分包,調動工人的積極性。
王代國現在負責云谷小區E地塊12號樓的樓梯和電梯的鋁合金模板安裝,有十幾年模板安裝經驗的他,對于這種有點兒“技術含量”的工作駕輕就熟,工地的其他同事也會向他請教具體的技術問題。
這名走南闖北的四川漢子,對武夷新區的建設發展充滿了信心。王代國告訴記者,雖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工,但他參加過羅源灣、鼓山大橋、重慶大學城、重慶輕軌等項目的建設。說到武夷新區,他就豎起了大拇指:“讓我更有干勁的是,我的一些經驗、一些想法可以在武夷新區實現,比如我提出一些建議,得到工程師的肯定,還因此得到一筆不菲的獎金。”
因為看準了武夷新區的建設前景,王代國把自己的妻子和兒子也叫到云谷小區工作。“一平米可以賺23塊錢,平均一個人一天可以做20多平米,我們一家三口,一天賺1000塊不是問題。”王代國給記者計算自己的收入。
“與項目建設配套的,是武夷新區開展的‘三比’勞動競賽活動,通過這個活動,整個新區的建設氛圍都被調動起來。”武夷新區工程部門負責人陳國民說道,武夷新區對在建項目逐一分解,細化節點目標,以目標倒逼進度、時間倒逼程序、任務倒逼責任人,確保各項工作按照時間節點推進。今年以來,武夷新區月月有項目開工,做到成熟一個、開工一個,以開工促進項目落地,以項目建設促進新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