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被誤會的被誤《沙丘魔堡》(上):爛片?從主流科幻大片角度看
多年以來,《沙丘魔堡》累積了一群Cult片影迷,沙丘但並不是魔堡「爛到Cult」或「爛到無法解釋時便說成是Cult」。大衛連治是下經超現實Cult片大師,這部電影的典從大衛的創敘事和美術風格其實都帶有他的個人特色。很多被指為「爛」的連治地方,正正是作風大衛連治獨特魅力所在,與他其他作品互相呼應。被誤
大衛連治的沙丘電影世界是超現實的夢魘,斷裂含糊,魔堡令人墮進五里雲霧裡。下經從他成名的典從大衛的創《橡皮頭》(Eraserhead)到後來《妖夜慌蹤》(Lost Highway)、《穆赫蘭道》(Mulholland Drive)和《雙峰》(Twin Peaks)劇集系列,連治都難以用現實的作風邏輯來解讀並梳理。可以說他把夢境直接拍了出來,被誤故此有些觀眾喜歡以精神分析理論來闡釋他的電影,如解夢一般。所以《沙丘魔堡》的斷裂敘事對追求設定精密圓融的科幻迷來說是大弊,但對那些喜歡超現實主義電影的觀眾來說則未必是個問題。
《沙丘魔堡》的很多人物及超能力設定都和精神力量有關,其中的關鍵物質「香料」可以開發人的超感官能力,令人預知未來;另一種寶物「生命之水」也作用於人的心智,讓克服其劇烈毒性的人承繼祖先記憶。男主角保羅服下「生命之水」後元神出竅的一幕,就是帶有強烈大衛連治風格的迷幻視覺旅行,就是要令觀眾頭暈。
這齣戲的美術和人設是另一被指為「爛」和「醜」的地方,也正是大衛連治作品常見的詭異、怪誕和暗黑元素。例如反派Guild Navigator因長期吸入「香料」而變異,畸型得像某種器官加癌腫瘤的混合;另一反派Baron Harkonnen是個臉龐潰爛生瘡的變態佬,因為癡肥而靠機器在空中漂浮,便有一種滑稽的惡趣味。這些「爛」的暗黑美學,與《橡皮頭》的畸胎及「爆汁怪雞」一脈相承。
大衛連治執起導筒前是畫畫的,中間有拍過實驗短片,試過結合動畫及真人演出。紀錄片《大衛連治藝術人生》(David Lynch: The Art Life)回顧他靠《橡皮頭》成名之前的往事,也拍下他持續至今的混合媒體繪畫創作,可見他的「爛」風格一直不變,卻非粗製濫造,而是細心經營,要呈現的正是「污糟」、詭異、戰慄的夢幻/夢魘心像。
若果觀眾對大衛連治的創作特色有相當了解,知道他也製作實驗動畫,或能幫助他們先放下電影總是再現真實,或用特殊技術製造擬真幻象的預設。那麼《沙丘魔堡》那些像由《Minecraft》方塊組成的全身防護盾,以及那些像平面拼貼的太空船飛行畫面,就不必然是失敗,而可以視為一種美學風格。
大衛連治的創作常在跨界,而《沙丘魔堡》是其中一個例子。他的敘事與人物常常在現實與超現實之間、清醒與夢境之間徘徊;他的畫面在真人攝影與動畫之間、立體透視和平面圖像之間轉移;他的創作也在電影及其他媒介中穿越。從作者論角度而言,《沙丘魔堡》的確未算大衛連治的傑作,因為他試圖跨越個人藝術創作與商業科幻大片的版圖而不得,但其不足不在於被某些人譏為「爛」的地方——因為那些才是精粹——而是被電影工業的引力所扭曲拉扯而未能貫徹創作者意志的部分。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