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王以舟提供的主任咋資料,第一天、跑路第二天患者病情穩定,科室第三天逐漸出現失語、解散右側肢體乏力等情況。廣東復查頭顱磁共振后,省中見患者發生左側半球大面積缺血,醫院經強化抗血小板聚集等一系列治療后,主任咋患者依然發生進展性卒中,跑路出現失語及右側肢體癱瘓。科室
患者方提到,解散「2023 年 3 月 31 日,廣東神經六科醫生團隊正式解散,省中保留護士團隊,醫院科主任王以舟落荒而逃,主任咋由腦病一科接管」。王以舟回應,自己只是和廣東省中醫院簽了五年的約,目前是約滿到期才離開,自己也正在洽談其他的單位。
根據該醫院公開資料,該醫院腦病科共有 4 個團隊(醫院網站資料暫未更新,王以舟團隊介紹仍在官網上),目前致電該院腦病六科電話,仍有人接聽。當被問及王以舟以及團隊的事情,前臺回應:「他不在這邊了」隨后立刻掛斷電話。
筆者感觸:
第一,患者仍然存活,未來還要繼續。包括可能需要繼續治療,需要MDT,誰來組織這件事?
第二,醫院和醫生在國內一般是“一體”運行,我們暫且不像美國等地方,醫院和醫生也是分開了的。既然如此,為何醫院說醫生“走了”?
第三,類似遭遇、疑惑的患者還有很多。對于這種患者,他們能往哪去?是不是一定需要并能獲得賠償?是的,他們能往哪去?這是需要行業及有希望、有志于此的企業給一個答案的。
第四,醫療能不能當成一場游戲?筆者關注此事,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醫療的人文精神,醫院的功能擔當,某種意義上,能不能像公安局?就是案子有了、爛攤子有了,十年二十年,當事人、后來者都前赴后繼地要搞清楚,既是為技術,也是為患者。
第五,上一條說的“不破樓蘭終不還”,但愿成為醫療行業、單位、個人的一種新模式風尚。這不就是科研基礎對象么?當然,不僅僅是科研,還抱著還債還人情債成分。
第六,肯定有人講,說筆者想法天真。像這種患者,可能已不具備繼續積極治療的穩定基礎?很可能誰攤上誰倒霉?醫生不過也是在做一份工作而已?有時候做多了,風險就翻番出現。筆者懂風險概率么?我們號稱是懂的,但面對醫療懈怠有時沒辦法。
感謝廣東省中醫院對本文的啟發。
筆者按:
如此回應,你要學么?恍惚間,又想起了江南皮革廠。
江南皮革廠老板跑了順口溜內容:浙江溫州浙江溫州江南皮革廠倒閉了!浙江溫州浙江溫州江南皮革廠倒閉了!王八蛋王八蛋黃鶴老板吃喝嫖賭吃喝嫖賭,欠下了三點五個億,帶著他的小姨子跑了。我們沒有沒有沒有沒有辦法,拿著錢包抵工資工資。原價一百多二百多三百多的錢包,通通二十塊通通二十塊。王八蛋黃鶴,黃鶴王八蛋,你不是你不是你不是人。我們辛辛苦苦辛辛苦苦給你給你給你干了大半年,你卻不發不發工資工資,還我血汗錢,還我血汗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