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察科學發展態勢 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 | 戰略科學家:人才強國的架構師“架構師” | |
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科學科學要大力培養使用戰略科學家。家人要堅持長遠眼光,才強有意識地發現和培養更多具有戰略科學家潛質的新聞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形成戰略科學家成長梯隊。架構師 《中國科技人才發展報告(2020)》顯示,戰略“十三五”期間,科學科學我國R&D人員(單位內部從事基礎研究、家人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種研究類型的才強人員)全時當量快速增長,從2016年的新聞387.8萬人年,增至2020年的架構師509.2萬人年,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戰略但與此同時,科學科學戰略科學家缺口大,人才隊伍大而不強,全球人才競爭日趨激烈,這也是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什么是戰略科學家?為什么當前迫切需要一批戰略科學家?當前我國的人才缺口主要集中在什么方面?應該創造怎樣的環境讓戰略科學家競相涌現?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固體力學專家楊衛,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張鳳。 戰略科學家的職責是研究怎樣的架構可以更合理高效地發展人才、利用人才,更快更好地實現人才強國戰略 記者:什么樣的科學家可以稱為戰略科學家?戰略科學家對人才強國有何重要意義? 楊衛:戰略科學家需要滿足“三個半”方面的條件。第一,戰略科學家必須是一名優秀的科學家,在自身從事的研究領域達到一定的學術高度,獲得專業界認可。第二,戰略科學家是一名寬口徑的科學家,除了自己所在的領域,還能從更寬的領域洞察科學發展態勢,清楚大多數科學領域的主要發展趨勢。第三,戰略科學家還應該是一名戰略家,在國際科技競爭中,他們能分辨出哪些科學領域是競爭重點,哪些領域適合常規式發展,哪些領域可以加強合作,并且就此提出戰略性意見。第四,戰略性科學家往往會被咨詢相關政策,所以他需要對科學管理有所把握,了解政策制定的基本規程,這是非必要的條件,所以稱之為“半”個方面。 人才強國是個宏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各個學科、各種行業、各具特點的人才。黨是總設計師,負責牽頭抓總、確定方向、統籌各方。戰略科學家在其中承擔的角色,可以稱為“架構師”。他們的職責是研究怎樣的架構可以更合理高效地發展人才、利用人才,更快更好地實現人才強國戰略。由此可見,戰略科學家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張鳳:戰略科學家的提出,順應了當下新發展階段的人才需求。人才強則國家強,人才強國的核心要義是依靠人才,大力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從科技創新總量來看,中國現在已經位于世界前列,從質量和水平上來看,也正在從跟跑向并跑、領跑轉變。此時正需要一批戰略科學家,從國家發展的歷史高度出發,深刻理解科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發展的規律,把握世界發展大勢,探索新的方向,開辟新的疆域。 什么樣的人才可以稱得上是戰略科學家?首先,戰略科學家應有科學家的屬性,是擔當國之重器、突破“卡脖子”技術難題的領軍人物。其次,戰略是整個國家發展的戰略,不是一省一地、一個學科的發展規劃,作為戰略科學家,必須跳出學科的門戶之見,站在國家發展的全局高度,審慎地判斷哪些是關系到國家發展的主要因素。具有深厚科學素養、長期奮戰在科研第一線,視野開闊,前瞻性判斷力、跨學科理解能力、大兵團作戰組織領導能力強,這些都是戰略科學家所需要具備的素質。 中國歷史上有一批著名的戰略科學家,錢學森就是其中之一。錢學森是空氣動力學家,也是中國載人航天的奠基人,創立了系統工程的中國學派。更重要的是,錢學森結合自己的專業功底,描繪了現代科學技術的知識體系。他將科學技術體系分為數學、自然科學以及社會科學三大門類,又將自然科學分成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和工程技術三個層次,然后延伸到其他學科門類,推動我國的科技體系形成“三個層次、一座橋”的架構,為科學事業的發展打下基礎。 還有“人民的數學家”華羅庚,他不僅在數學領域作出巨大貢獻,還把應用數學變成了為工農業生產服務的工具,提出了“雙法”。“雙法”指的是以改進生產工藝和提高質量為內容的優選法,以及以處理生產組織與管理問題為內容的統籌法,被廣泛應用于化工、電子、郵電、冶金、煤炭、石油等多個行業,受益者眾多。 當前我國面臨的“卡脖子”技術困境背后,是人才和技術的不足 記者: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要實現奮斗目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關鍵。在全球競爭中,我國科技人才優勢在哪里?主要的缺口是什么? 楊衛: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人力資源與人才資源,這是創新發展的最大“富礦”。打個比方,14億人口中,即使有千分之一的人成為人才,我國就能擁有140萬人才,人口基數大的好處因此顯現。 此外,“十三五”以來,科技人才布局持續優化,更多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成為科研主力。《中國科技人才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齡為44.6歲,最年輕的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5歲。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實施情況來看,參研人員中45歲以下的科研人員占比80%以上,中青年科研人員的主力軍地位實際上更加突出。 從具體科學領域來看,目前我國科學研究影響力較高的領域包括化學、材料、工程、數學、物理等,而相對弱勢的領域包括心理學與行為科學、空間科學等。目前我們國家正在極力扭轉劣勢,積極推動腦科學、空間科學等方面的研究。當然,科學研究有其必須完成的過程,無法一蹴而就,只要穩扎穩打,我們就有望在2050年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我國的優勢領域,也存在源頭創新不足的問題。以化學領域為例,目前還沒有一個化學方程式是以中國學者命名的。中國過去很多科學研究是升級改造類型的,但源頭上不是自己創新的。 近年來,我國R&D人員數量均持續增加,其中,基礎研究人員增長較快。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科技人才愿意從事仰望星空的基礎研究工作,也能坐得住冷板凳。此外,有不少實驗室已經把科技創新的重心轉移到基礎研究上,轉移到源頭創新上。這是可喜的變化,也是需要進一步深化挖掘的方面。 張鳳:人才競爭背后是制度競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高度重視人才工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一支規模宏大、素質優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隊伍正加速集結,釋放出磅礴力量。 但我們也不能忽視,當前面臨的“卡脖子”技術困境背后,是人才和技術的不足。 關鍵領域人才缺口仍很大。以軟件與信息技術領域為例,10年內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從業人數翻了一番,但人才供需缺口仍高達765萬,特別是人工智能領域產業人才缺口大。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研發密集型領軍企業、從業人員約為美國的一半、全球的五分之一。人工智能領域高端人才稀缺,入選全球Top10%人才榜單人數僅為美國的五分之一,入選全球前2000名人才榜單人數僅為美國的七分之一。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數字化人才缺口接近1100萬,且伴隨全行業的數字化推進,需要更為廣泛的數字化人才引入,人才需求缺口依然在持續放大。 此外,預計到2025年,全國制造業重點領域人才缺口將接近3000萬人。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尤其是迫切需要一批既熟悉生產制造流程,又了解AI、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總的來說,不同領域、不同區域存在的短缺問題和程度千差萬別,到底是數量性短缺、結構性短缺,還是質量性短缺,需要在國家層面進行分析評估,加強人才培養的戰略性、前瞻性規劃,推動急需緊缺人才目錄的持續發布和更新,完善教育培訓機制,培養適用的急需緊缺人才。 戰略科學家培養不能“格式化”,要因材施策加大扶持力度 記者:如何從制度上培養和愛護戰略科學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楊衛:人才大概有幾種成長的路徑。一種是自然式,這類人如愛因斯坦、牛頓,天賦極高,對科學研究有自己獨到的理解,不太需要外界的干預引導,僅需要確保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天才不能“夭折”。再一種人才如陳景潤,天賦較高,在他成才的過程中需要理解和幫助,以保證他能在其喜愛的研究方向進行“三十年磨一劍”的耕耘。另一種人才是天賦與可塑性并具,這時,營造一個良好的培育環境是重要的。還有一種人才是競爭性人才,在激烈的人才競爭和高選擇性的培養機制下才能夠脫穎而出。 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有各項事業發展的廣闊舞臺,能夠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大批優秀人才。從“人”到“才”,我認為需要兩方面的條件。一方面需要一個健康自由的高校成長環境,另一方面需有一批足夠優秀的學者為年輕一代導航引路。高校特別是“雙一流”大學要發揮培養基礎研究人才主力軍作用,全方位謀劃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建設一批基礎學科培養基地,培養高水平復合型人才。在教學培養中,要著重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品質,能讓學生愿意為了一個學術目標長久堅持,并具備不斷發現問題的敏銳研究能力。 人才是一個譜系,每個人才都各有特點和秉性。“標準化”、“流水線式”的人才培養模式,貌似公平、公正,但容易導致人才培養的“格式化”,阻礙人才特別是創新型人才的正常成長。應該針對不同類型的人才,因材施策,千萬不要“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或者搞“一刀切”。 張鳳:科技創新的重大成果離不開科研人員長期持久的時間投入,科技事業的發展離不開穩定健康的發展環境。要讓更多高質量人才得以涌現,需要有充裕的自由時間、相對優裕的物質生活條件以及開放自由的學術生態環境。 目前,無論基礎研究還是應用研究,我國均采取基本支出定額法、研發項目競爭法的支持方式,總體來看基礎研究穩定支持不足。建議相關部門大幅增加穩定支持力度,對水平高、能力強的國家科研機構,以及基礎類、智庫類科研人員給予穩定的支持。同時,對不同類型科研機構實行分類和差異化的支持機制,對基礎類研究機構采用“任務+機構”模式,對應用類研究機構采用“機構+競爭”模式。 人才評價機制是引導人才往特定方向發力的“指揮棒”,杰出人才的評價需要不拘一格的選拔方式。在評價導向上,要深入推進“破四唯”改革,充分重視科技評價的“指揮棒”作用,破立并舉,建立回歸科學價值本源的評價體系。在科研環境上,要重視科研誠信建設,加強科研生態涵養,營造有利于真正優秀的人才成長的環境。 對創新潛力巨大、發展后勁十足的優秀青年科學家,應該加大支持力度。比如建立向青年科技人才傾斜的科技資源支持配置機制,保證一定比例科研經費用于支持青年人才開展創新性工作,并給予項目、基地、團隊一體化支持,重點研發計劃也應在更大范圍內設立青年科學家項目。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