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拉薩10月13日電 題:探訪西藏藏醫藥大學:從醫利眾求學路
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讓寶奎
10月12日,探訪中新社記者走進西藏藏醫藥大學教室,西藏學從學路一位老師正向40多位學生用藏語講授藏醫藥典籍《四部醫典》中的藏醫脈診,不少同學的藥大醫利筆記本上,用藏文密密麻麻記滿了要點。眾求
10月12日,探訪西藏藏醫藥大學校園內矗立的西藏學從學路藏醫藥學祖師宇妥·寧瑪云丹貢布雕像和藏漢雙語鐫刻的校訓。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西藏藏醫藥大學是藏醫中國教育部批準的全國唯一單獨設置的藏醫藥高等學校。學校老校區位于布達拉宮東北方向約1.5公里處,藥大醫利廣場中間矗立著藏醫藥學祖師宇妥·寧瑪云丹貢布的眾求雕像,雕像前用藏漢雙語書寫著“厚德 勤學 篤行 利眾”校訓。探訪
18歲的西藏學從學路央金卓瑪是拉薩市當雄縣人,主修藏醫專業。藏醫“我們當雄縣海拔比較高,藥大醫利爸爸是眾求牧民,因為長期放牧患有風濕,我經常看他自己用藏藥熱敷治療。藏族百姓對藏醫藥的認可度比較高,對于我的選擇,家人非常支持、認可”。
藏醫專業學制是5年,過程并不輕松,如今新出版的《四部醫典》足足有690多頁。她說,“主修課程其實就是學習《四部醫典》還有藏醫專家的注釋、解析,這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舍友同學經常清晨五六點鐘起床,在校園里背書、學習筆記。
10月12日,西藏藏醫藥大學一課堂內,學生們在學習藏醫藥典籍《四部醫典》內容。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央金卓瑪的高中、大學都是在拉薩就讀,兩所學校都要寄宿,“我姑姑家在拉薩城關區,每到周末我會去姑姑家吃飯。”她說,每隔一兩個月,在當雄的爸爸媽媽會來拉薩朝佛,順道來學校探望自己。
21歲的索南木拉毛來自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她說:“我在高中時對藏醫就很感興趣,我們藏族認為藏醫藥學的源頭、主流就在拉薩,就在西藏藏醫藥大學,所以高考后填志愿我的目標很明確。”
她介紹,在西藏藏醫藥大學就讀,一年的學費和住宿費一共是4100元(人民幣,下同),這對絕大部分藏族家庭而言,還是容易承擔的,“畢竟現在一頭牦牛價值都上萬元了”。
索南木拉毛還選修了現代醫學、藥學和英語等課程。她說:“藏醫、藏藥專業課程都是藏語教學,這對學生的藏語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
今年讀大三的索南木拉毛正著手準備研究生考試。她說,如果順利讀完研究生,自己更傾向于回到甘南,在家鄉當一名藏醫醫生。
10月12日,西藏藏醫藥大學一課堂上,老師向同學們講述《四部醫典》中脈診相關內容。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20歲的單增普措是昌都市貢覺縣人。他說,表哥是西藏自治區藏醫院醫生,畢業于西藏藏醫藥大學的前身西藏藏醫學院。自己是在他的耳濡目染下,選擇了學習藏醫專業。
“我們學校的一些社團活動也很有特點,比如會跟著專業老師參與藏藥制作,去拉薩周邊的山溝里學習認識藏藥材等。”他說,自己也同時選修了現代醫學課程。
單增普措說,進入西藏藏醫藥大學后,感覺對校訓“厚德 勤學 篤行 利眾”中的“利眾”理解更深刻了。
“有些人覺得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是對立的,但從‘利眾’角度看,本不應該非此即彼,如果患者的實際情況需要藏醫,醫者就應該用藏醫手段為患者解決病痛;如果患者情況需要現代醫學來拯救,那就應該毫不猶豫為患者使用現代醫學。”單增普措說,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都是一種方式,最終都是為患者服務,達到“利眾”的目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