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4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志10日發表了一項考古學重大發現:一個國際團隊在菲律賓卡勞洞穴(Callao Cave)發現了此前未知的菲律新人族物種。這些化石包括古代人族的賓出若干足骨、手骨、土新部分股骨和牙齒,人種新人種已被命名為“呂宋人”(Homo luzonensis)。化石
此前考古研究中發現的菲律時間可追溯至70萬年前的動物屠宰場,以及可追溯至6.7萬年前的賓出一根足骨,都表明呂宋島上曾有人族生活。土新此次在卡勞洞穴的人種相同地層中,法國人類博物館、化石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以及菲律賓大學的菲律聯合研究團隊,又發現了12塊人族骨頭和牙齒,賓出它們至少來自3個不同個體。土新
研究人員表示,人種這些新發現的化石化石樣本展現出和人屬其他人種(如源自東南亞佛羅勒斯島的弗洛勒斯人)明顯不同的特征,比如前臼齒突出。這些化石充分證明了在5萬多年前的晚更新世,這里生活著一種此前未知的人族物種。科學家將新發現的人種命名為“呂宋人”。
在論文隨附的新聞與觀點文章中,加拿大湖首大學科學家馬修·特凱里表示,在東南亞島嶼上發現了又一個此前未知的人族物種,凸顯了在人屬演化中,這一區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進化史中,人屬演化到智人階段,可以分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前者生活在大約3萬—25萬年前,著名的尼安德特人就屬于早期智人;后者生活在大約1萬—5萬年前,也就是所謂現代人的祖先,譬如山頂洞人即屬于晚期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