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情況下,狗狗狗狗管多狗狗的第針第一針是聯合疫苗,包括犬瘟熱、狂犬犬傳染性肝炎和犬細小病毒三種病的疫苗防治。而狂犬疫苗通常會在狗狗3-6個月齡進行接種。針狂確切的犬疫接種計劃應該由獸醫師根據狗狗年齡、健康狀況以及當地疫情進行制定,狗狗狗狗管多以保證狗狗擁有全面的第針免疫保護。無論是狂犬哪種疫苗,保護和預防狗病都是疫苗非常重要的。
浙江湖州市發生過一起悲劇事件。針狂
2018年9月份時,犬疫唐先生帶著自己的狗狗狗狗管多3個孩子出來玩,其中小兒子走在前面,第針自己領著兩個女兒走在后面。狂犬走到廠門口附近時,一只黃色的土狗突然沖出來咬傷了兒子,幾秒鐘的時間就將孩子的右眼、右腿等咬傷,并且有貫穿傷口。
唐先生沒敢大意,趕走了傷人的狗狗之后,帶著兒子去了醫院進行處理,并接種了狂犬疫苗。我們知道,狂犬疫苗需要連續注射好幾針,其中要在規定的時間間隔注射。
只是沒想到,在距離第四針疫苗還有2天的時候,小兒子的狂犬病發作了。第二天晚上情況就變差,做出很驚狂的感覺,當天晚上情況惡化,不久后去世,去世原因是懷疑狂犬病。
隨后南潯衛計局向湖州市衛計局申請專家會診,根據發病經過,臨床癥狀等,確診為狂犬病。
那么問題來了,明明小男孩已經及時注射了疫苗,為啥仍舊狂犬病發了呢?

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疾病,其中蝙蝠是狂犬病的自然宿主,狗、狼、狐貍、貓等動物是中間宿主,人類和患病的動物接觸時,就可能會感染狂犬病。
這里多說一句,只有感染了狂犬病的動物才會將病毒傳播給人類。而狗、狼、狐貍和貓等動物感染了狂犬病之后也會發病,而且一旦發病將會在10天內死亡,所以如果咬傷你的動物在10天后沒有死亡,基本上已經排除了你感染狂犬病的可能。

狂犬病一旦發作,死亡率是100%,但是狂犬病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而最佳的預防方法并不是被狗咬傷后及時注射疫苗,而是狗狗定期注射狂犬疫苗。
許多發達國家已經完全消滅了狂犬病,比如:日本,日本自1957年起,沒有人因患狂犬病而病亡。日本能夠消滅狂犬病,是因為日本對寵物狗進行登記,并且嚴格執行犬用狂犬病疫苗注射,還建立了完善的流浪狗收容場所,當收容所的流浪狗超過時間無人領養后,將會被實施安樂死。
犬只大規模注射疫苗后,就能夠有效阻斷狂犬病的傳播,實現全民免疫,因此在日本即便是被狗咬傷,人也不用注射疫苗,只是當作普通的外傷處理。
不僅僅是日本,歐美各國感染狂犬病的概率也大大降低,根據這些國家的經驗可以得出:大規模犬只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措施。
但是我國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以及農村地區,很多人沒有給狗注射疫苗,流浪狗收容措施也不完善,可能會成為傳染源頭,所以在我國被狗咬傷要及時注射相應的疫苗,如果是被自家寵物咬傷,并且自家寵物連續兩年注射疫苗,可以采取10日觀察法。
原則上來看,被動物咬傷后越早注射疫苗越好,但只要沒發病,不管是24小時還是48小時,還是更長時間,都可以注射疫苗。
注射了疫苗為何還會病發?
被狗咬傷之后注射疫苗,尤其是被沒有接種過狂犬疫苗的狗咬傷后,注射疫苗是預防狂犬病的唯一辦法,但為什么還會出現注射了疫苗還病發的現象呢?
這其實是因為,狂犬疫苗需要接種多針,前前后后大約需要1個月的時間,而且疫苗誘導產生抗體需要1-2周的時間。
然而狂犬病潛伏期卻有長有短,絕大多數人在1-3個月會發病,但是也有一些人最短5天就可發病。
影響潛伏期長短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傷口的部位、大小和嚴重程度會影響潛伏期長短,其中傷口越大,位置越靠近富含神經細胞的地方,潛伏期越短;被病犬咬傷后,傷口部位的病毒數量和毒性強弱,以及自身的免疫情況,也決定了潛伏期的長短。有研究表明被咬傷頭部后患病的風險最高,其次是手臂和手指。
如果被病犬咬傷的創傷面過大,傷口靠近頭面部等神經豐富的地區,還需要及時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的半衰期是14-21天,能夠中和局部殘留的病毒,降低體內病毒含量。
從新聞上看,這名小男孩雖然及時接種了疫苗,但是未對被咬傷的眼部進行浸潤注射,確實也有狂犬病提前發作的可能。
如果你不幸被沒有注射狂犬疫苗的狗狗或者是不明狗狗咬傷,最好在第一時間沖洗傷口15分鐘以上,減少病毒進入人體的數量。緊接著注射疫苗,如果傷口面積過大、過深、靠近神經豐富的區域,還要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全程注射疫苗后患有狂犬病的概率非常低,不用害怕。但另一方面,如果你家中有寵物,一定要按規定注射狂犬疫苗,這既是保護狗狗,也是在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