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3.0時代,探索圖當代人們生活方式被重新定義。當代舊有的人居、基于生存的文化模式正被打破,創造性的新語、基于差異化的境組模式受到重視。基于此,D3空間D3空間應運而生!
由中國家博會、中國建筑與室內設計師網、行走吧·媒體團|媒體聯盟、心+設計學社及新加坡室內設計協會聯合發起的D3空間將于3月18日在廣州·琶洲中國家博會正式向觀眾展露真顏。來自臺灣大易國際-邱春瑞設計師事務所的創始人兼總設計師邱春瑞、班堤室內裝修設計企業的創始人曾傳杰、上海柏仁裝飾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杜柏均、上海微觀室內裝飾設計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柯尚達、朱志康空間規劃的創始人朱志康、木美品牌的創始人|首席創意總監陳大瑞,連同現任新加坡室內設計協會副會長及新加坡Laselle, SIA College of the Art的創始人兼設計總監黃仕毅共同策展的D3空間,將為本屆中國家博會平添一抹亮色。
七位設計師,懷抱著“設計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共同目標,不斷思考“設計改變社會”、“設計改變人居生活方式”的議題并付諸行動,他們在D3空間這里分享各自在自己所長領域中積累的——專業的、國際性的、深有體悟的經驗,并聚合成強大的力量,以設計來探索,盡到設計師的社會價值與責任。
作為以“通過研究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人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針對當代人們生活方式的多角度研究,以期更深度參與對人類方式演進的潮流趨勢研究、社會人文探討、設計與技術體系建設”為出發點的特展——D3空間,展覽從兩個生發角度,跨越了過去、未來的時空線索,展現了策展團隊自“人本”、“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提起發散,讓新想法、新創造崛起。在這些先行者不遺余力地推動帶領下,從思維感知到生活體悟,從考察及實踐到推廣,“新生活方式”在經歷不斷探索、蛻變和前進的歷程。
今天,大到中國策展界小至這次D3空間,展覽的核心都是處在一個不斷變化,也不斷推進的時代中。不得不提到其中一個非常優秀的品質,就是策展人一直在關照社會,研判人們關于生活的期待和需求,由此來形成鮮明的展覽主題。毫無疑問,全球人居文化新的碰撞、交匯、融合構成了中國當代人居文化新的語境。因緣策展而起的國際對話,既靠設計師的積極參與,也依靠策展人的推動。國際越來越離不開中國,中國也需要不斷走向世界舞臺。在這方面,可以說策展人為中國當代生活方式走向世界,走向更廣闊的未知打開了堅冰,探索了道路,以合作的、或者獨特的,以學術支持的、或者企業參與的多種方式,內容十分豐富。
其中,D3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復活節島,同樣促進了設計藝術創作繁榮,跨越了日常生活邊界的形成,也包括把設計的思考引入內心深處。由國內頗具影響力的12位知名設計師組成的心+設計學社,就曾成功運用大膽又創新的展覽方式,將2立方米的東方冥想空間作品,運用拆解、組裝的形式,放入便于攜帶的行李箱內,將東方文化思維的新概念空間作品帶到距離大陸最遠的復活節島,開展了一趟史無前例的空間藝術創作展。(單趟行程由上海至復活節島,經歷3次飛機中轉,航行萬里,歷時60+小時,飛躍太平洋,跨越至南半球。)
當我們回溯因由,可以得知,行李箱是大家出行的一個貼身物件,作為設計師的他們想做一個作品放進去行李箱中,伴隨每個人的腳步走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出差或展覽。去到復活節島探險,那充滿神秘和未知世界的邊緣角落去發現,如同心+設計學社“本著單純的心去做設計,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的愿景和初衷,用快閃的裝置展覽,如同一次行為藝術,那是拋開了商業意圖,純粹地去探險、冥想,去感知環境,去探尋未知,去實踐“天人對話”。
事實上,設計創作本身也是對未知的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和發現!。
及至今天,那復刻當時的D3空間“復活節島”的再次總體展覽,也突破了時間、空間以及地域的種種限制,再次企圖將東方文化的創意作品透過行旅的展演方式,帶到全世界的每個角落。這次的展覽也將引領國內家具產業,運用創新、創意的新觀念思維把產品、藝術與文化等等擴及到世界各地。
策展人是一個展覽的精神領袖,學術支持者;也是信息串聯者,感官之旅的引導者;還是空間裝置藝術家,對設計作品在呈現方式上的再次創作者。有策展人的所在,有思想、學術和實踐這幾個方面,策展才得以形成。D3空間“復活節島”如是,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D3空間“未來之家”亦如是。
D3空間“未來之家”著眼于“不會改變”的價值觀。如果說D3空間“復活節島”探索的是時空、地域變幻的未知,那D3空間“未來之家”更直指20年后的未來想象,即使技術和事物有了變化,但策展設計師認為對于綠色環保的追求,對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的渴望依然如故。所以1:1打造理想的“未來之家”首先必須是綠色未來之家。如此緊追可持續發展的路徑,緊密投身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能夠為人居甚至整個地球捕獲至關重要的環節。
D3空間“未來之家”將人們的思索不斷拉回價值取向的原點,也將設計趨勢的預測一同展露在人們面前。策展設計團隊認為2019年及以后,最大的趨勢之一是使用“裸”設計:從溫暖的中性色調,從皮膚和化妝品的靈感提取,到讓陰影顏色與墻面色調相匹配……
而這樣的“未來之家”也深刻體現了原研哉先生曾表示的——“設計能夠以最淺顯易懂的形式,讓普通人認識到世界上的諸多問題和各種可能性,而這也是設計最重要的職責之一”。從最遙遠的過去到最極致的未來,時間或空間變與不變或許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變的其實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同樣,過去,是無法重新改變的;未來,是無法準確定義的,在時間軸上,未來不斷被刷洗成過去。以空間去表現未來,若單純理解成與時空的博弈,那僅只是表象上的蒙蔽。換個角度思考,描述未來,核心層面其實是融合當下的變與不變。
這是一次關于人居生活方式及其細節的必備展覽。眾多策展設計師滿懷著激情與想法,堅持在矛盾和駁論中探索,D3空間將同時展現藝術家般的想象力、設計師特有的理解力,甚至哲學家的前瞻性。
這場云集巧思和新意的生活設計之旅即將啟程。3月見!
本次設計驛站 | D3空間聯合發起機構:
新加坡室內設計協會、心+設計學社 、行走吧 · 媒體團 | 媒體聯盟、
中國(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中國建筑與室內設計師網
本次設計驛站 | D3空間支持機構
華南設計港 、設計約、大師工作營、彩構家
本次設計驛站 | D3空間參展設計師
黃仕毅、陳大瑞、曾傳杰、杜柏鈞、邱春瑞 、柯尚達、朱志康
(責任編輯: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