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企查查信息顯示,呷哺呷哺新增銷售5月8日,變更呷哺呷哺(需求面積:300-400平方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經營范圍發生變更,經營新增銷售工藝美術品、范圍玩具、化妝化妝品、呷哺呷哺新增銷售服裝。變更
資料顯示,經營呷哺呷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范圍由呷哺呷哺餐飲管理(香港)控股有限公司100%持股,化妝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餐飲服務,呷哺呷哺新增銷售加工火鍋底料、變更火鍋原料,經營銷售食品、范圍文化用品、化妝日用品等,餐飲管理服務及咨詢,農副產品采購等。
作出一家餐飲企業,呷哺呷哺將化妝品銷售納入經營范圍,意味著其將進軍化妝品領域,這可以進一步豐富自身業務布局。實際上,呷哺呷哺正不斷豐富旗下產品線,如去年10月推出新品牌“in xiabuxiabu”,該品牌在采取“一人一鍋”的方式之外,還加入串串、關東煮、茶飲等品類,以此補充下午茶時間段的營業。
如今,呷哺呷哺選擇布局與主營業務不相干的領域,或是因為業績增長乏力,急需尋找新的增長點。
2019年,呷哺呷哺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全年收入同比增長27.4%至60.3億元,主要得益于集團致力擴張餐廳網絡,公司擁有人應占年內利潤總額卻同比減少37.7%至2.9億元,原因是租賃相關的會計準則發生了變化。
據了解,呷哺呷哺有兩個主要品牌,其中呷哺呷哺定位大眾火鍋,高性價比,目前是集團收入的最大來源,不過該品牌業績增速有所放緩;另一個則是新品牌“湊湊”,定位中高端,主打私密、約會的臺式火鍋,該品牌于2018年才扭虧為盈,但其業績增長強勁,2019年收入增幅達116%,遠高于呷哺呷哺的14.6%的同比增長率。
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消息,2015-2019年,我國化妝品類零售總額從2049億元增長至2992億元,共計增長943億元,考慮到我國居民(尤其女性居民)對自身外形重視程度以及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預計2020-2025年,我國化妝品市場規模將維持擴大趨勢。
呷哺呷哺布局化妝品銷售,或許也是想從中分一杯羹。
實際上,餐飲品牌跨界化妝品行業并不是什么新鮮事,此前也有不少餐飲企業聯手化妝品品牌推出聯名產品,如周黑鴨曾與御泥坊聯名推出“小辣吻咬唇膏”,以及與Missha(謎尚)聯名推出限定彩妝套盒,星巴克與Kylie Cosmetics合作推出“S'mores Sip Kit”唇彩系列,王老吉聯名瓷妝推出限量版唇釉......呷哺呷哺又會選擇哪種方式進入化妝品領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