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光的激光+力量有多大?如果把光用于制造領域,它的華工最高精度可以達到一根頭發絲直徑的百分之一,也因此被稱為“最亮的科技光”“最準的尺”“最快的刀”。大到飛機、探索輪船,戰略智能制造小到廚衛、延伸電器,產業激光作為先進的激光+加工利器被廣泛運用于裝備制造領域的方方面面。自1999年從一家校辦企業起家,華工跨入“百億元企業”行列,科技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工科技”)牢牢“抓”住了這束光,探索一次次突破難題,戰略智能制造實現多個技術產品從無到有,延伸創下60多項國內行業第一。產業62年前,激光+年輕的物理學家梅曼研制出人類歷史上第一臺激光器。激光被廣泛應用后,被譽為“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準的尺”。脫胎于華中科技大學的華工科技,牢牢“抓”住了這束光,走出“圍墻”辦企業,走向9公里外的華中科大科技園。華工科技總裁助理、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夏勇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華工科技1999年成立后,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依托高校在激光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研發優勢,華工科技從銷售額不到1億元的“小塊頭”,快速成長為首批國家創新型企業。21世紀初,激光焊接在中國是一項新興應用技術,國內還沒有企業能夠獨立生產這一類設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進口設備不僅價格昂貴,一旦設備出了問題,只能發到國外返修,這樣一去一回最快也得耗費三個月的時間。這對于需要與時間賽跑的企業來講,是難以承受的。華工科技激光焊接技術的突破,也是從此開始。華工科技的核心研發團隊和華中科技大學的教授團隊成立聯合研發隊伍,借鑒國外領先技術,經過不斷改良、測試,歷時一年多,終于在2008年做出了足以媲美進口產品的壓力容器激光焊接設備,也一舉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研究并沒有就此止步。后續,攻關團隊對產品不斷改進優化、升級迭代,并進一步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焊接保護氣盤,大幅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慢慢地,華工科技攻關團隊不斷開拓細分領域,破解技術難題,在激光焊接領域逐步確立了技術優勢地位。2015年被聯合國定義為“國際光年”。這一年,華工科技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憑借“汽車制造中的高質高效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設備”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榮譽稱號。夏勇介紹,激光焊接在汽車行業的應用打破了國外多年壟斷。華工科技為汽車企業量身定制的產線,已經實現了43秒內焊完整條白車身,實現了行業最快速度。這背后蘊藏的是華工科技實實在在的真本事。今年7月,華工科技又傳來捷報——成功研發出高端晶圓激光切割設備,并在激光切割領域取得了巨大成果,成功改進了晶圓切割技術,將熱影響降低到零,將邊緣碎裂尺寸降低到5微米以下,并實現了切割線寬10微米以內的精度。“這一突破對于芯片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為半導體激光裝備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可能性。”夏勇對記者說道。首套國產化數控激光切割機、首個半導體激光器芯片、首臺高性能光纖激光器……公司成立20多年,華工科技榮獲60多項國內行業第一,成功將自己打造為全球激光“中國制造”的閃亮名片。9月13日,記者走進華工科技光模塊生產車間,只見儀器的指示燈頻頻閃爍,身著防塵服的技術人員正完成一支支高端光模塊的裝配、質檢。“這些光模塊經過-40℃至85℃高低溫循環測試后,將交付到全球主流通信設備商手中。”產線工作人員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近年來,從云數據中心到個人電腦,從智能手機和物聯網終端,“光通信”成為提升連接效率的先進方案。光模塊作為光通信設備中的重要一環,幾乎每一座通信基站都離不開它。而它,也是華工科技可以大展拳腳的領域。據了解,在華工科技數據中心系列光模塊產品中,從100G到800G速率的各型號光模塊都已實現量產,如今瞄準了行業領先的1.6T光模塊開展研發應用。實際上,不僅在光模塊領域,隨著我國制造業升級步伐加快,華工科技正從一束光出發,積極探索“激光+”戰略,圍繞智能制造延伸產業鏈,推動智能制造、連接、感知三大板塊共同發展,逐步構建完整的產業生態圈。夏勇告訴記者,目前,華工科技面向工程機械、橋梁、重工等行業,已完成和正在建設的智能產線、智慧工廠項目已經超過40個,初步在這些行業發展出可快速復制的標準化、規模化工廠建設能力。在強鏈補鏈延鏈的過程中,華工科技善于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建立非常密切的合作關系,構建有價值的生態圈。據介紹,華工科技旗下投資公司在工業激光產業鏈的核心原件、中游模組、激光設備、下游應用,光電芯片、光纜光模塊、物聯網終端、傳感器等領域均有布局。近年來,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確定性加劇。“越是這樣,我們越需要擺脫低水平競爭,實現高水平創新,讓每一步都是新的領域,不斷拓展邊界。”夏勇對記者說道。相干光模塊、新能源汽車800V高壓PTC加熱器、全自動晶圓激光表切、隱切設備……這兩年,華工科技依托光電子行業的關鍵核心技術,加強產業鏈協同創新,半導體、汽車、船舶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逐步成為華工科技新的業務增長點。“我們希望通過五年時間,將華工科技中央研究院真正打造成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人才聚集地、生態資源鏈接平臺,從而在我們參與國際競爭的時候,華工科技能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型企業。”夏勇說道。夏勇介紹,公司從過去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開始更多地轉向與國家戰略、行業需求同頻共振。從2022年起,華工科技以高質量建設中央研究院為抓手,規劃了一批行業領先項目。從2023年開始,公司每年將掏出2億元的“真金白銀”作為研究院的運行經費,5年內計劃投入不少于10億元。“作為華工科技創新體系的最頂層,研究院將在統籌管理企業技術創新項目的同時,重點圍繞三類項目展開研發:一是對企業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基礎研究,二是與主導產業緊密相關的共性技術,三是難度大的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夏勇告訴記者。一年來,華工科技從硬件到軟件多線并進,全力加速。目前已完成高壓壓力傳感器、硅光相干芯片、工業數字孿生平臺等16個項目的立項。“未來,華工科技將緊緊圍繞感知、連接、智能制造三大主業,一方面發揮龍頭企業創新引領作用,另一方面,積極發揮朋友圈和生態鏈的作用,將激光與智能制造強大的生產力輸送到世界各地,打造在全球范圍有影響力的科技企業。”夏勇說道。責任編輯: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