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家具銷售遇“尷尬” 再加工價值難體現
2012-04-01 15:48:43 來源:網易家居 評論:0
剛租的尷尬房子,想添置些家具,手家售遇前兩天從舊貨市場花了300多元買了兩件看上去九成新的具銷衣柜。可買回來第二天,再加值難就聞到了一股刺鼻的體現異味。市民李先生透露,尷尬現在已經把衣柜搬到了樓道里。手家售遇記者日前調查時發現,具銷二手家具的再加值難歸... “剛租的房子,想添置些家具,體現前兩天從舊貨市場花了300多元買了兩件看上去九成新的尷尬衣柜。可買回來第二天,手家售遇就聞到了一股刺鼻的具銷異味。”市民李先生透露,再加值難現在已經把衣柜搬到了樓道里。體現記者日前調查時發現,二手家具的“歸宿”面臨兩難境地,一方面回收商受利益驅使,翻新情況普遍;另一方面,近期實施的家具“以舊換新”政策又讓二手家具市場再起波瀾。
“翻新”利高害多
“雖然二手家具不愁賣,但是翻新后利潤會更高,這也成了行業內的潛規則。況且從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來,最普遍的手段就是貼皮、刷漆,經過處理后,二手家具看上去至少有九成新。來這里挑家具的基本就是房主和租客,房主買二手家具為了好租房,租客則就是圖便宜。”在小海地舊貨市場當過小工的小王告訴記者,二手家具翻新后價格會比直接出售高三四倍,而翻新的成本卻很低,多使用劣質膠水、油漆和拋光劑。
記者了解到,二手家具的翻新基本上形成了一條“變廢為害”的產業鏈,回收商組織小工四處收二手家具,然后直接送到小作坊加工,經過翻新后再送回舊貨市場。“家具制作過程中,最容易對人體造成傷害的就是油漆和膠水,一旦使用有毒物質甲醛含量嚴重超標的產品,很容易導致使用者癌癥、血液病的發生。”天津市家具協會副會長張運成表示,翻新的技術多利用木紋貼皮,但由于內在木料有質量問題,翻新家具的實際使用壽命很短,可能只要幾個月,就會出現表皮開裂、甚至是斷裂問題。
“做舊”需獨具匠心
記者走訪時發現,相比于二手家具的翻新,部分商家另辟蹊徑,選擇“做舊”處理,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有不少客戶專門來店里詢問做舊家具,主要是文藝人群和時尚人士。現在回收來的二手家具基本上都用于做舊處理了,生意還不錯。”經營家具做舊生意的徐經理告訴記者,最常見的做舊手法就是留下使用的痕跡,比如將家具上的一些地方燒焦,然后將黑色印記留在木頭上,然后再拋光或上涂料。此外,為了賦予其老家具的感覺,還要進行磨損處理,待漆干了以后,用不同的顏色摩擦接觸最多的區域,來創造一種磨損的外觀,或者用浮石沿著家具的邊緣摩擦,留下白色的痕跡。
“把二手家具做舊處理不僅環保,還創造出了新的價值,賦予了新的生命,復古風近兩年開始流行,家具做舊市場前途光明。”張運成指出,做舊市場也有高端和低端之分,從材質到工藝再到設計,只有獨具匠心才能贏得市場。
“以舊換新”待觀察
“本市自3月10日‘以舊換新’試點以來,已有200多個消費者參與,約占總體銷量的一半。”居然之家天津店營銷經理范寶鑫介紹,床體和沙發等軟體家具更換頻率高,受政策帶動最為明顯,不少連鎖品牌在居然之家店面的銷量相比其它店面增加30%。
“2月份時看過這款床,折后4500元,怎么三3月份再過來看就變成了折后4600元呢?商家還說一直是這個折扣。”市民馬先生很是不解。記者調查中發現,雖然5%的現金補貼由居然之家承擔,但參與活動的各品牌商家則要承擔回收二手家具的運輸成本,如搬運費、人工費、燃油費等,大約會增加20%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