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要和一大群鄉下親戚擠在新家吃住;保姆走了,女患春節自己當起了保姆;沒完沒了的春節“人情債”,把人搞得筋疲力盡……春節本來是恐懼最喜慶的佳節,但有些人卻患上了春節恐懼癥。女患
對此,春節心理咨詢師黃家良表示,恐懼春節過得不開心的女患人并不少,這是春節因為各種社會壓力多在年關釋放所致。春節恐懼心理要及時自我調節。恐懼本報記者林曉麗、女患楊欣
眾親戚上門 客廳成宿舍
“《新結婚時代》的春節現實版這個春節在我身上上演了。”田靜(化名)這個春節過得一塌糊涂。恐懼去年底剛搬了大房子,女患準備開開心心地在新房子過春節,春節誰知道年三十那天,恐懼老公的爸媽以及姐弟兩家共9個人就浩浩蕩蕩地從四川來廣州過節。
“新家也不大,就兩房一廳,才80平方米左右,一下來了這么多人,不知怎么睡。他們說在客廳打地鋪就行。于是年三十晚上跑到商場買棉被軟墊,花了不少錢。但這個還不算什么,這么多人要擠在一起吃住,不是一般的痛苦啊。”
田靜細數了她的痛苦:晚上基本睡不好覺,因為太多人,呼嚕聲太大了;有些人就在客廳打地鋪,每天晚上去洗手間都要跨過一大班男女親戚,很尷尬;公公婆婆很節省,堅持要在家吃飯,而買菜、洗碗的任務就落在她一個人身上。我一向不喜歡做家務,平時很少在家吃飯,在他們面前,為了給我老公面子,我只能自己一個人做,都快把我累跨了;老公姐弟的兩個小孩今年十幾歲了,穿著鞋就爬上我家白色的新沙發,我很心痛又不好出聲;還有,他弟弟和老爸上完洗手間經常不沖廁所……
“我這個春節是過得又累又痛苦,他們說明年春節還要來,我怕我已經患上春節恐懼癥了。”田靜無奈地說。
化解妙招:共同制定家庭守則
黃家良診斷:在大都市里,這種問題常有發生,而這種忍氣吞聲的生活也會嚴重影響夫妻間的關系。這個假期勉強過去就過去了,但夫妻就要坐下來好好談談,如何訂立家庭守則,針對假期所帶來的困擾提出解決方法。
保姆年前辭職 忙得團團轉
在某媒體工作的楊小姐2006年生了雙胞胎,到現在已換了5個保姆,其中有3個都是春節前辭職回家的。“哪怕你對保姆再好,到了過年他們總是能找到各種理由回家,而且乘保姆荒另找人家,拿更高的薪水。”
過年前的3個星期,保姆就告訴楊小姐要辭職回家了。“我腦袋嗡的一下就大了,這個春節怎么過?!”無奈,她只好四處撒網,最后終于找到了一個保姆。但新保姆剛來,什么都要重新教,兩個孩子也不肯跟她,楊小姐只好自己干。這幾天家里一團糟,楊小姐很郁悶。“即使她能接上手,想讓她安心做下去也不是個容易的事情,這些保姆都會趁著春節向我們索要東西和錢,滿足不了就立馬走人。保姆一走,過年這幾天就比平時還累,根本得不到休息,誰都怕啊。”
化解妙招:及早籌劃家務分配
黃家良診斷:夫妻雙方應共同分擔家務,一方過于逞強,另一方可能自動隱身,結果,保姆一走,就會引發“節假日恐懼癥”。建議夫妻倆討論好家務的分配和保姆休假時的家務分擔工作,從年首就要開始籌劃,到年終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沒完沒了人情債 花錢如流水
“小時候盼過年,現在真的很怕過年。”雖然春節才過一半,但劉珍已筋疲力盡。
劉珍和老公開了家小公司,從春節前的半個多月來,兩人每天都有不同主題的飯局。“這筆開銷可不小,可為了家里的生意,非花不可。”
劉珍算了一筆賬:“除了生意上的花銷,娘家、婆家四位老人,過年除了要包大紅包,還要給每位老人買身新衣裳;外甥、外甥女、侄子、侄女加起來就有近10個,每人壓歲錢按200元計算,2000元就花掉了。”
錢花起來沒完,還擔心得罪人,劉珍告訴記者,“初一晚上一個朋友帶著孩子來家里坐,給我小孩一個紅包,我順手給他小孩一個50元的紅包,可當客人走了,孩子告訴我紅包里包著200元,急得我連覺都睡不好,一直在想著如何補充還給朋友。”
劉珍嘆道,過年就是花錢,孩子“壓歲”、孝敬老人、請客送禮等都需要錢。每到春節,沒完沒了的人情債讓人不堪重負。人情并非不好,但中國春節承載的人情摻雜了太多的實用主義。對春節,真的有一種強烈的恐懼癥,寧愿沒有這樣一個春節。
化解妙招:舉家旅行“避債”
黃家良診斷:說實話,春節大家都忙,你去送禮問候,也許一轉身,對方就把你忘了。建議大家在年中的時候就評估一下要梳理的人情關系,利用中秋、國慶去維護了;到春節時舉家旅行,避開“人情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