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5日,發布曠視科技(以下簡稱“曠視”)舉行了“曠視智慧物流戰略暨‘AI+物流產業聯盟’發布會”?;畚飼?,流新曠視發起了人工智能物流產業聯盟,曠視科技口氣款智并且一口氣發布了7寬智能物流硬件新品。發布
AI 讓物流設備變得更聰明
2019 年 1 月,慧物曠視發布了河圖 1.0 版本,流新曠視聯合創始人兼 CTO 唐文斌當時做了一個比喻:“河圖是曠視科技口氣款智機器人樂隊的指揮家”,意思是發布河圖可以接入上下游很多設備,并通過后臺的慧物算法來合理調度。
迭代到 2.0 版本,河圖對一些關鍵功能進行了升級,包括提前決策、自適應動態調優以及生產全流程可視化。換言之,河圖 2.0 版本在決策和優化方面更加智能,并且更加詳細地對流程進行數字化呈現。
機器人是曠視這次發布會的重點,4 類機器人分別是 SLAM 導航 AMR(Automated Mobile Robot,自主移動機器人)、二維碼導航AMR、SLAM 導航智能無人叉車以及人工智能堆垛機。
SLAM 導航 AMR 有兩個型號,均能搭載最多 800KG 的貨物,都擅長在復雜場景中閃挪騰移,但 MegBot-S800 基于激光雷達實現 SLAM, MegBot-S800V 基于視覺實現 SLAM。
(MegBot-S800)值得一提的是,兩款機器人的 SLAM 導航部分技術由曠視研究院的 SLAM 組負責。該團隊在 8 月 22 日 CVPR2020 SLAM 挑戰賽上,包攬了全部賽道冠軍。
MegBot-S800 具備良好的自主導航能力,即使一個場景有 50% 的物體都在無序變動,它都能穩健運行,且實際運行效果已經經過了驗證。在 9 月初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一個晚會上,MegBot-S800 作為“侍應生”穿梭在復雜的場地環境,旁邊是隨時有可能變更行進路線的嘉賓人群,但依然順利完成了任務。
(MegBot-S800 在一個晚會上當“侍應生”)MegBot-S800 不僅勝任復雜的環境,還可面對單一特征環境,比如行走在長長的走廊上,能做到保持行進路線不迷路。據曠視高級副總裁、物流業務事業部總經理徐慶才透露,這款產品剛剛拿下國內最大的 AMR 訂單,包含 140 臺機器人,刷新了行業紀錄。
相比上述型號依靠激光導航,Megbot-S800V 采用的是純視覺方案,但同樣具備環境感知和識別能力,能認出人物也會識別物體,遇到障礙物可以自主避開。
“純視覺 SLAM 方案從成本角度來說,應該是更低的,用簡單的攝像頭加上 AI 算法就解決了一些用戶的痛點,在市場競爭中更有競爭力。”曠視高級副總裁、機器人產品部總經理王宏玉說,“我認為純視覺 SLAM 還需要兩三年的發展,將來會是激光 SLAM 結合視覺 SLAM 一起用,前者可以解決整個方案里 70%~80% 的問題,后者作為輔助解決剩余 20%~30% 的問題。”
第二類機器人是二維碼導航 AMR,同樣有兩個型號:MegBot-T800 和 Megbot-T1000,一個額定載荷 800KG,另一個則是 1000KG。兩個機器人都是基于地面上貼的二維碼進行導航,依據事先規劃好的路線行進,遇到別的機器人,只能停留在某個二維碼上待其通過,不如 MegBot-S800 和 S800V 那么智能。
但 MegBot-T800 和 MegBot-T1000 有別的長處,前者擁有 245mm 的輕薄車身,體積負重比業界第一,并且還具備貨物智能感應功能,能對超載和貨物裝載不規范的情況,自動發出提醒。后者機身同樣輕薄,只有 250mm,并且采用了 48Ah 電池,因此具有超長續航能力,可連續 12 小時工作。
第三類產品是 SLAM 導航智能無人叉車,按功能劃分為負責平面搬運的 MegBot-L2000,以及負責垂直搬運的堆垛智能無人叉車 MegBot-F1600。
前者額定載重 2.0 噸,適用于重工況長距離地面搬運。后者額度載重 1.6 噸,可取放貨物到最高 2.9 米處,適合重工況中的貨位堆垛。兩臺機器人都具備智能感知能力,能保障三米范圍內人貨安全。
(MegBot-F1600)第四類產品是人工智能堆垛機。增加了 AI 能力的堆垛機,安全性大大增加,可實現軌道異物視覺檢測、垛形視覺檢測以及庫位視覺檢測。在保證安全性的基礎上,堆垛機一次可存取搬運 8 個貨箱,提高 3–4 倍工作效率。
曠視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品玩,堆垛機無需真人操控,應該去哪個巷道、取什么貨物、取多少貨物,都是由河圖系統進行智能控制。從客戶下單到貨物取出,完全不用人工干預。
曠世金隅實驗場景曠視持續加碼物流硬件的背后邏輯
隨著 7 款物流硬件新品的發布,曠視在“最硬 AI 公司”這條路上又往前邁了一大步。
為什么曠視選擇持續加碼硬件?是為了搶傳統機器人廠商的蛋糕嗎?非也,不管是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還是供應鏈物聯網,曠視從來不是為了做硬件而做硬件。
配合算法和軟件做硬件,實際上是曠視將 AI 落地產業過程中,摸索出來的一條必行之路。在 2020 年 7 月的一場交流會上,曠視聯合創始人兼 CEO 印奇道出了一家算法公司做硬件的邏輯:“算法、軟件和硬件在一起設計之后,確實比單獨設計軟件、算法和硬件效果要好得多?!?/p>
王宏玉給品玩舉了一個例子:河圖系統下一步要做的數字孿生,需要底層硬件及時更新來配合。數字孿生是指將倉庫里所有的貨物、設備和流程,都進行數字化模擬。理想狀態下,數字孿生系統可以實時地在數字世界里,呈現物理實體的真實狀況,從而達到對設備、流程進行優化,簡化維護工作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河圖要做數字孿生,就得在底層連接各種不同的設備。如果只靠合作伙伴來做硬件,對河圖的迭代速度有一定影響。而自己做硬件的話,迭代速度可以更快,讓河圖盡快成熟和完善?!蓖鹾暧裾f。
曠視的長處是 AI 算法,做硬件自然也充分利用到這一點,從今天發布的 7 款新品就能看出來。王宏玉指出,曠視做的硬件和其他友商最大區別就是,里面有很多 AI 的元素。不管是 SLAM 導航、貨物智能稱重,還是安全檢測,曠視的新硬件處處體現 AI 元素。
曠視機器人產品全家福唐文斌認為,物流行業與 AI 正在經歷雙向選擇的過程。傳統物流行業,人的工作壓力大、部分工作環境苛刻,物流成本連年攀升,企業主動尋求降本增效之道。而疫情期間,眾多企業選擇的人機協作自動化場景又多次被驗證為十分可靠,AI幫助物流行業進行數智化升級成為必然命題。
盡管選擇了軟硬一體化的戰略,但王宏玉表示曠視會把握好尺度,什么自己做,什么交給合作伙伴去做,會有一個衡量。同時,曠視依然保持開放的姿態,發起了人工智能物流產業聯盟,聯合物流行業產學研各方力量,利用 AI 技術來提高物流效用。聯盟目前已經有 30 家成員,后續會進一步吸納更多企業。